个人主要业绩以及优点

  一、努力学习理论,提高政策水平,端正创作思想。该同志的广播剧创作在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的前提下,既符合新闻宣传的要求,又切合大众传媒的特点,更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他坚持把反映火热的生活实际作为创作的主体和主题,努力使剧本真切鲜活、贴近性强,让听众喜闻乐听。

  二、刻苦钻研业务,探索创作规律,努力创制精品。该同志自觉地对广播剧的编剧特点、艺术特性、美学特色、审美特征以及广播剧在接受层面上的特别之处加以思考和研究,并且有意识地把这些创作思想和艺术手法结合到具体的剧本创作和改编之中,较为成功地塑造了《喊海》中勇敢博爱的老扁、《秀色》里敢爱敢恨的张品、《赠书》中具有名士气质的褚教授、《五先生轶事》里有骨气的落魄文人侯天成等有血有肉、至情至性、可歌可泣的人物形象。创造了《喊海》中雄浑昂扬,振聋发聩的音乐形象——老扁大爷的“喊海谣”和《赠书》里时刻敲打着人们心灵的音响形象——褚教授的木屐声等等。他撰写的论文《广播剧形象美学论纲》,从美学的视角来梳理广播剧的艺术规律,提升了广播剧理论的地位和作用。他撰写了近20万字《广播剧的美学系统》一书,继续以往的研究课题,专门从美学分析的角度,研究广播剧美感的形成规律,并通过对广播剧审美意象、审美体验和审美设计的条分缕析,比较系统和完整地为广播剧这一隶属于传媒体系的艺术品类做了一次美学包装。获奖作品:

  获国家级奖励和获荣誉称号

  1.广播剧《石头说话》获得第五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广播剧《喊海》获得第七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四届中国广播剧(政府)奖一等奖。

  3.广播剧《秀色》获得第八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00年度中国广播剧(政府)奖一等奖。

  4.小说连播《锅夥》获得1999年度中国广播文艺(政府)奖一等奖。

  5.综艺节目《蛐蛐四爷》1998年度中国广播文艺(政府)奖二等奖。

  6.戏曲专题《京剧名琴师李慕良访谈》获得1998年度中国广播文艺(政府)奖一等奖。

  荣誉称号:

  1.首届天津市“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称号。

  2.首届天津市“文化新人”称号。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