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日前说,将加大力度做好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希望今年被高校录取、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大学生及时了解国家的资助政策,打消顾虑,在被录取高校的帮助下完成学业。
为此,教育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基金、特别困难学生补助、减收或免收学费等为主要内容的比较完善的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各高校按照教育部规定建立的“绿色通道”制度,将确保每一位被录取入学、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入学。
张保庆说,国家助学贷款将是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手段。据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截止到今年5月底的统计,全国已签订贷款合同的学生17万人,贷款合同金额12.6亿元。各级财政共安排贴息资金2.79亿元。今年头5个月,实际发放贷款的金额比去年底增长了51%。
但目前开展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进度不理想,贷款规模偏小,主要矛盾还是贷不出。到今年5月底,全国高等学校中签订贷款合同的学生人数仅占申请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教育部希望各经办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银行工作人员,要转变工作态度和作风,使这项工作在今年实现决定性突破。同时,各高校在印发招生简章和录取通知书时,必须同时讲清各项相关的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与措施。(尹鸿祝 吕诺)
特困生如何求得帮助
主要内容包括“奖、贷、助、补、减”五个方面。
奖,是指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习优秀的学生和农林、师范、体育、航海、民族等特殊专业的学生;
贷,是指由金融机构针对高校学生开展的各种助学贷款;
助,是指学校设立的一些勤工助学岗位,通过劳动获取一定报酬,贴补开支;
补,是指困难补助。中央和地方拨出专款,进行补助。国家还规定高校每年都要从所收取的学费中提取10%左右的资金,用于对困难学生的补助;
减,是指减收或免收学费。农林、师范、体育、航海、民族等特殊专业的学生,减免学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区别情况减收或免收学费。
教育部规定各高校都必须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入学、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奖、贷、助、补、减”等不同的措施,确保每一位新生都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入学。(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