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国内要闻 正文

“我自迎风破浪行”——代表委员共话扩大和培育内需

  扩大内需是近年来我国发展经济中采取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战略措施。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又把扩大内需列在今年八项工作的首位,这在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

  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中国的经济航船要继续破浪前行,就必须咬定扩大内需不放松,把扩大内需工作作深作透,牵引中国经济列车隆隆前行。

  把内需潜力挖出来

  跨入新的年头,我国经济面临的国际环境更为严峻,增加出口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代表、委员们纷纷指出,要把困难化作机遇,就必须注意保护和培育内需,不断挖掘新的需求潜力。

  福建代表帅金高说:“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大提高,居民储蓄、外汇储备雄厚,可以说,在国内蕴藏着巨大的需求空间和消费潜力。”

  此外,近几年,我们在扩大内需方面也探索出许多好办法,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肩负的任务更加繁重,但也积蓄起相当的力量,具备了进一步挖掘扩大内需潜力的有利条件。”宋林飞委员说。

  我国的内需潜力究竟有多大?宋林飞委员细细道来:“首先,我国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正处于调整上升时期,进一步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条件、加快西部大开发、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等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其次,目前我国粮食、外汇储备充裕,财政收入连连增长,利率水平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从经济学上讲,扩大内需特别是通过发行国债扩大投资需求面临一个较好的时机。再有,目前,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不断升级,“升级型”和“培育型”消费阶层成为消费的最大群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将迸发出巨大的消费潜力。”

  胡华超代表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相当于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如果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现在的不足40%提高到50%,就意味着国民经济新增8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这是多大的潜力啊!”

  代表、委员们在讨论中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只要想方设法将这些潜在的需求化为现实的需求,就能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让百姓钱包鼓起来

  所谓内需,说到底,就是老百姓的购买力。要想扩大内需,就必须从根本着手,着力保护和培育内需,让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

  “首先要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近几年来国家提高了城镇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拉动内需效果十分明显。今年还应继续实行。”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宋林飞委员说。

  “与此同时,还应多管齐下,提高居民收入。”裴娟代表说:“一方面要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工作,切实把符合条件的城市贫困居民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同时妥善解决城镇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困难,按时足额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和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另一方面,要完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开展经营者年薪制和岗位工资制试点,推动收入分配改革。”

  “增加就业是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李永海委员提出三点建议:要拓宽就业渠道,注重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方面的作用,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要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小城镇经济,扩大就业容量;要大力推行非全日制、临时性、弹性工作时间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丰富就业形式。

  农民增收也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最热烈的话题之一。胡华超代表说:“只有继续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才能在调整中农民增收;同时还应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为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创造条件,最终提高农村的购买力水平。”

  一些经济界的委员建议,对中等收入的消费群体,要重在保护他们的有效需求,释放他们的购买力;对高收入群体,要通过调整供给结构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让人们把钱花出去

  内需要“热”起来,就得刺激消费,也就是得想方设法让人们多花钱。

  据统计,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为78%到79%,而我国的最终消费率2000年仅有60%,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消费水平明显偏低。

  纪尽善代表说:“能否激起消费者购买欲望,关键是要看供应者能不能提供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有了好的产品和服务自然会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一部分先行消费者的带动下就会形成新消费时尚和消费热点。”

  按照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现在几乎100%的商品都处于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的局面。而国际经验表明,需求相对饱和一般要在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以后才可能出现,而我国目前的收入水平只有几百美元,消费市场却过早地成熟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中国纺织信息中心的张文彬委员指出:“关键在于市场需要的东西,我们的企业往往生产不了。我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可每年进口的纺织面料就达60多亿美元,因为有的面料我们自己做不了。”

  “服务质量上台阶也能让百姓把腰包里的钱‘掏’出来。”纪尽善代表说:“我国经济生活中家政、教育、金融、旅游等服务水平都比较低,只要改善服务的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巨大的服务消费潜力就会爆发出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还有的代表委员建议,应消除不利于消费升级的种种因素,将消费政策导向转向个人消费;在管理上也要树立起为个人消费服务的观念,从价格制定上也要多面向普通消费者。

  让民间投资活起来

  在实行扩大内需政策的4年来,国家共投入长期建设国债5100亿元,有力地拉动了内需。代表、委员建议,既要依靠增发国债扩大内需,还应启动民间投资,形成双向拉动效应。

  卜仲宽委员说:“在经济工作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普遍存在着:一方面国家急需大量建设资金,另一方面大笔民间资本躺在一边睡大觉。”他拿出一组数字,让我们大吃一惊:截至2001年底,城镇居民存款已达7.4万亿元,加上居民手中持有的现金1万多亿元,以及国债、外汇等,民间金融资本存量恐怕已经超过了10万亿元,这么多资本却大部分没能进入投资领域。

  “有资本就有投资的欲望。”王鹤龄委员分析指出,排除部分持币者“存钱备用”因素外,社会上有相当规模的资金有着较强的投资欲望。如其中十分之一能够从“休眠态”进入“市场态”,就会有上万亿资金进入投入——产出循环,释放出来的活力将对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民间资本为何活不起来?梁中堂委员认为,关键是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如传统行业竞争激烈,风险太大,投资空间少得可怜,而那些有发展前景、高回报的产业却往往被垄断部门独占,民营企业很难插手。福建省民营企业家帅金高代表指出:“民间资本所受到的歧视随处可见,在许多地方,挤压、排斥、滋扰民营企业的行为时有发生。”

  一些代表、委员对投资拉动经济的前景予以高度关注:目前,不少国有企业自我发展动力不足,国有投资在相当程度上依赖国债的投资,一旦国债停止发行,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很可能下滑,通过扩大投资支撑经济增长就会受到影响。如果不能尽快向民间资本打开大门,挡住的就不仅仅是资金流,更有可能将一块潜力巨大的市场拱手让于外人。让民间资本尽快活起来,已是时不我待。

  尽管如此,卜仲宽委员仍然信心十足:“只要将国家的有关政策真正落实到位了,发展环境宽松了,民间投资创业积极性就会发挥出来。”

新华网  2002-03-06 16:23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