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国内要闻 正文

两会内外看赤字:赤字突破3000亿 财政风险有多大

  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在今天所作的预算报告中说,2002年,我国中央财政总收入安排10646亿元,总支出安排13744亿元,收支相抵,赤字3098亿元,比上年增加500亿元。这个赤字规模创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如何看待赤字规模扩大?目前的赤字规模有多大的风险?记者采访了部分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和会外的财政专家。

  “赤字规模尚在安全线内”

  “有点赤字不可怕,赤字不是洪水猛兽。”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杨崇春对记者说,“形象地说,赤字就是把未来的钱先拿来用,刺激经济发展。世界上不举债的国家不多,适当举债可以办大事。”

  在采访中,大部分代表、委员和专家认为,目前我国中央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在安全线以内,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离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尚有较大距离。总体上说,目前的赤字规模和债务规模,不会给财政带来多大风险,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大局。

  据专家介绍,对财政赤字风险性的评价,国际上通常用两个指标:一是赤字占GDP的比重,一般以不超过3%为警戒线;二是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一般以不超过60%为警戒线。此外,还要看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项怀诚在预算报告中说,2001年,我国中央财政赤字、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7%、16.3%,都在安全线以内。

  “今年预算安排赤字规模为3098亿元,虽然比去年增长较多,但考虑到我国经济仍然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的好势头,预计年底赤字率不会突破3%的安全线。”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财政厅厅长赵钰说。

  赵钰认为,即便3%也是个经验数字,可以借鉴参考,但不必当成“金科玉律”。许多发达国家历史上都出现过高于3%的情况,但并没有引发财政危机,保持了经济的平稳增长。关键还是要看我国的现实经济状况与发展潜力。随着经济的增长,财政承受风险的能力也在增长,我们的决策应从宏观大局出发。

  “继续发行国债十分必要”

  近年,中央财政赤字增加较多,主要是发行国债、拉动经济增长带来的。1998年以来,为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克服世界经济增长减速的影响,我国连续四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5100亿元,造成了赤字的增加。

  “赤字和债务虽然增加了,但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也促进了财政收入的连年增加。事实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朝才对记者说。

  王朝才认为,当前,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必要的。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加入世贸组织后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都需要加大投入。目前我国政府债务规模尚处于正常区域内的偏低位置,而且银行资金比较充裕,利率水平较低,继续发行国债还有一定空间,也是可行的。

  赵钰代表认为,目前我国全社会的投资和消费尚未完全得到启动。由于外需增长空间不大,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扩大内需。通过继续适当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培植财源,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

  “现在看来,积极的财政政策还不具备退出的条件,否则会给当前经济发展带来负面效应。”赵钰说。

  “关键要把钱用在刀刃上”

  当然,也不是说赤字越多越好,对赤字和债务规模扩大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也要给予高度关注。 王朝才说:“这就像我们居家过日子,欠债过多总不是好事。”

  事实上,有关方面对赤字和债务风险问题一直十分重视。项怀诚在预算报告中说,“我们一直密切关注各项相关指标的变化,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防范财政风险的措施。”

  王朝才认为,防范风险的关键在于“把钱用在刀刃上”,投到重要的和社会急需的项目建设上。在国债项目建设中,要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要大力加强国债资金管理,珍惜人民的血汗钱,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只要这些钱用好了,我们就不怕风险。”

  王朝才说,“除了严把国债项目建设关外,其他一切政府支出都应勤俭节约,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当前特别要坚决反对铺张浪费、豪华奢侈之风。”

  “发展才是硬道理。”杨崇春委员充满信心地说,“赤字高一点不可怕,关键是要居安思危,加快发展,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只要国民经济能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新闻背景:什么是赤字

  “赤字”是专指政府支出超过收入的部分。新中国建立50多年来,有赤字的年份近30个。自1980年以来,除了1985年有25亿元的账面结余外,其余年份都有赤字。

  项怀诚今天在预算报告中说,2002年中央财政收入安排为10646亿元,中央财政总支出为13744亿元,两者相抵,赤字为3098亿元。

  赤字部分的缺口,要靠发债来进行填补,即“用新债还旧债”。1994年以后,根据有关法律,财政正式不再向中央银行进行透支和借款,全部财政赤字都通过向社会发行国债来解决。按照项怀诚所作预算报告,今年国债发行规模为5929亿元,用于归还到期的国内外债务本金为2581亿元、弥补赤字3098亿元和中央代地方政府发行250亿元。

  此外,我国统借统还和统借自还的借款,在预算中采取同时列收列支的办法。从形式上表现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但实质上这些借款直接用于建设项目。

  新闻背景:积极财政政策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在1998年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在过去四年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担当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据专家介绍,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调整收入分配,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在需求不振、经济增长乏力阶段,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需要中间传导过程,时滞短,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党中央、国务院果断作出了增加投入、扩大内需的决策,积极财政政策正式登台。其标志性的一点就是,当年增发长期建设国债1000亿元。此后,连续4年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5100亿元。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近几年经济增长促进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到2001年,共安排国债项目8600项,国债资金的投入有效带动其他配套资金的投入,使国债项目投资总规模达到近3万亿元。建成了一批重要工程,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使我国连续几年保持了7%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

  ——提高了居民收入,刺激了消费增长。1999年以来,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建立了艰苦边远津贴制度。1999年至2001年,居民消费分别增长6.54%、9.1%和10.1%。

  ——保持了进出口稳定增长。1998年以来,分三次提高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使出口货物平均退税率达到15%。同时,完善了加工贸易管理,扩大了生产企业进出口经营权,有效地刺激了对外出口。

  ——促进了经济结构优化。一是通过税收减免及财政贴息等政策,支持符合产业政策方向 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二是中央财政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2000年,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分别增长13.8%、14.4%,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5、6.1个百分点。

  ——建成和开工兴建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过去4年中,共加固大江大湖堤防3万多公里,长江沿岸移民建镇200多万人,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55万公里,增加铁路新线4000公里、复线1988公里;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已经开工;退耕还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等生态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新华网  2002-03-06 21:40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