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时事圈点 正文

海外舆论抱着"走近中国"的客观态度观察"两会"

  “老式茶壶变成了方便茶叶袋,旧式中山装变成了西服与领带,总理的工作报告被同步传输到互联网上,中国最高立法机构的代表们正在为这个国家如何融入世界而运筹帷幄......”美联社记者泰德·安东尼这样描述正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共有500余名境外记者报名参加今年中国的“两会”报道。虽然有些人偶尔还是禁不住要拿上个世纪的中国作为参照系,渲染中国的落后,或者从人权和制度的差异中寻找报道的切入点,但观察家认为,大多数报道表现出了比较客观的态度。朱镕基总理在90分钟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用大量篇幅阐述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以及今年的工作重点,这得到了海外媒体的认同。美国《纽约时报》6日刊登了记者埃里克·埃克霍尔姆从北京发回的报道。这位记者观察到,“中国领导层所关心的问题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与市场开放有关的痛苦转变。”

  《日本经济新闻》称中国总理的报告为“正视中国经济本质问题的报告”,因为它不仅提出了维持经济增长必须拉动内需的观点,而且推出了“致力于弱者的对策,比如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充实失业保险制度”。共同社指出:“政府工作报告旨在使加入世贸组织对国内经济的冲击限制在最小范围内,中国的领导集体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重视解决贪污腐败和扶助贫困人口的问题。”

  尽管中国政府宣布将继续扩大国防开支,海外媒体并没有像以往惯常的那样大肆谈论“中国威胁论”。路透社4日的报道说,增加军费是中国加强军队建设长期计划的一部分,不是对外界环境的直接反应。

  海外媒体还注意到了中国民主、法治建设和人权改善的情况。美国《新闻周刊》说,“中国政府不断增开渠道了解民意,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援助组织在大城市已相当活跃。”美联社报道说,“中国政府计划今年投资7亿美元提高煤炭行业的生产力,改善煤炭开采的质量,保护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新华社与中国电信合作开通“两会”短信息一事引起了路透社的注意。这家著名的西方通讯社报道说,这表明中国正在试验一种新的让人民自由表达意见的方法。法新社的一篇报道称中国人大已经“获得了影响力”。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认为,西方与中国的关系,正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妖魔化”中国进入到21世纪的“解妖魔化”时代。这表现在西方领导人以及媒体纷纷希望通过对话与中国建立一种谅解和信任的关系。

  他认为,在21世纪到来之际,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良好表现,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的进一步提高,西方认识到加深对中国的了解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将有损西方的利益。

  分析家指出,近年来,国际形势变化起伏,无论是面对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9·11恐怖主义事件,中国领导人审时度势,沉着应对,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襟。在全球经济增长减缓的情况下,中国依靠拉动内需保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引起了普遍关注。拥有13亿人口巨大市场的中国正努力参与全球经济竞争。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是世界对中国多年来经济建设的认可,更显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这一切都在悄悄地改变着海外媒体的视角。

  对于这种变化,新加坡《联合早报》2月19日的一篇文章分析得比较中肯:“中国威胁论”虽然曾被媒体炒作,但面对中国政府理性的外交路线,这一论调再难服人心,已开始丧失动员力;中国经济近年持续增长,在危机四伏的世界经济中算是个“优等生”。

  抱着“走近中国”的客观态度观察“两会”,成为了海外新闻从业者和其他人士的普遍选择。旁听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式的驻华使节和外交官人数创下了近年的纪录。共有123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外交官旁听大会,其中92位是大使和代办。一位多年报道人代会的资深记者说:“我这些年来还没有看到过这么多的外国官员来旁听大会。”

  “两会”,是中国民主政治的一扇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越来越多的海外媒体看到了一个不同以往的中国,一个更加开放、成熟、进步的中国。

  

新华网  2002-03-13 07:15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