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国内要闻 正文

两会观察:这里的书“水份”究竟有多大?(图)

  北方网北京专电:两会期间,记者所在的人大代表团驻地优惠代表价五洲大酒店入驻了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刚开始,所有书籍均以优惠代表价--九折出售,这本来是件好事,可到了两会后半程,其中部分套装“精品图书”以原标价二折、一折,甚至不到一折的价格出售。面对数百元乃至上千元的差价,记者不禁质疑--书价“水份”究竟有多大?

  
“精装”的《中国全史》

  
“精装”的《中国通史》

  这个临时书摊设在酒店二楼餐厅处,方便代表们用餐后购买,除了出售简装书籍和音像制品外,外观气派、成套包装的“精品图书”有几十余种。看看标价牌,一套《中国全史》的原价为1280元,现在卖256元;一套《中国通史》原价990元,现在只卖330元。

  
代表们大多数是只看不买

  记者随手打开一套10册装、现价100元的《新编10万个为什么》,取出其中一册,只见一截黑色的装订线头暴露在书页外。如果按这套书的原定标价1280元计算,记者手中这本不足370页、看起来质量平平的书居然要卖128元。

  记者随后和一名工作人员交谈:“这类书,平时有人买吗?”

  “有。但说实话,一套书好几千块钱,普通老百姓哪掏得起啊!”

  “像现在这样二折、一折地卖,还能赚钱吗?”

  “嘿,这事儿我可说不清。不过,就现在这样的价钱,买书的人也不多。”这名工作人员坦率地表示,她自己从来不信任所谓的“精品图书”,因为觉得“根本不值那个价”。

  一位旁观的代表也有同感,“真是太离谱了,一套书,差不多要了一名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书是传播知识的载体,重在实用,但是现在的书价往往“水分”太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些出版商故意给书“增肥”,人为地抬高价格。他们有的在内容方面东拼西凑,‘大杂烩’,有的放大字号,缩小版心,尽量增加四周的空白。别看厚厚一本书,其实‘干货’并不多,买书的人只能连连叫苦。“精品图书”价格虚高的现象更严重,危害也更大,一般图书把价钱定得过高,结果是让普通读者受累;而那些动辄数百、上千元的“精品图书”,往往助长了腐败之风。因为价格不菲的“精品图书”主要面向公款消费,被当作一种“高雅的礼品”,迎来送往。

  有代表们呼吁,尽快“治疗”书价虚高,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相应的图书价格管理办法,通过法律、经济等手段规范图书的定价行为;同时公布图书成本核算方法,增强图书定价的透明度,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记者/刘雁军)

北方网  2002-03-13 14:25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