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林业局的一项调查表明,具有“大漠英雄树”美誉的胡杨,近年来因干旱缺水和人为破坏等因素,每年枯死的面积在5万亩以上。 胡杨树具有很强的耐干旱、耐盐碱特性,是防沙治沙的优良树种。新疆胡杨林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河流域,面积在600万亩以上。胡杨树顽强守卫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各族人民的家园,以其“立地生长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后不朽一千年”的独特品质受到人们的喜爱。 据介绍,新疆胡杨林之所以发生大面积死亡,是由于塔里木河的水量锐减造成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塔里木河上游大规模开荒造田,用水量猛增,致使中下游河道的来水量逐年减少,到1972年,下游320公里河道彻底干涸。统计资料表明,1958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胡杨林面积为780万亩,1979年已减少到420万亩。
塔里木河下游的胡杨林带被喻为“绿色走廊”,阻挡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木塔格沙漠的合拢。自从河水断流后,胡杨林失去了水源的滋养,开始干枯死亡,“绿色走廊”面临危机。胡杨林等植被的大面积毁坏,使人们饱尝了风沙之苦。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平均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就有30天左右,特大沙尘暴在20次以上,每年约有25万亩农田受灾。
为了保护胡杨林,新疆林业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试验,摸索出一套恢复、挽救胡杨的办法,1985年至今,已经培植了35万亩胡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还决定,今后全州境内60%的水源将用于胡杨林的生态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