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国内要闻 正文

从“新风”看作风—山东昌邑干部转变作风二三事

  山东省昌邑市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干部作风得到明显转变。笔者近日来到这个市采访,所到之处,耳闻目睹,但觉股股新风扑面而来。

  从下“种植令”到念“服务经”

  香花槐争芳吐艳,美人梅摇曳多姿,广玉兰香气袭人……穿行在围子镇优质苗木专业园区,满眼的浓翠、沁人的清香。说起来也许令人难以置信,眼前这成方连片的近万亩苗木竟是在短短一年时间“长”出来的。

  谈起苗木业的在围子镇迅速发展,镇党委书记刘明伦不无感慨。围子镇是一直是有名的“铸造之乡”,“家家炉火红,户户锤声响”,加上人多地少,过去群众拿着种地不当回事。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镇党委、政府前几年没少操了心,推广种菜、种果、种大棚,年年定任务下指标,但收效甚微。去年,市里提出培植发展苗木业,镇里换了做法,从抓引导服务入手,专门请来北京的专家和本地的苗木大户为群众“传经”,并带领村干部和群众到外地参观学习,在修路架电、市场销售等方面更是事事想在群众前头、干在前头,充分调动起群众发展苗木的积极性,目前,全镇仅100亩以上的大户就不下20个。

  从下“种植令”,官逼民富,到念“服务经”,甘当“小跑腿”,在这一转变中,昌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们尝到了甜头,也找到了新形势下服务农民、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以苗木业为例,不靠行政命令,仅靠政府引导扶持,全市一年时间就新发展了3万多亩。

  从粮款帐到民情帐

  在卜庄镇王卢村,镇上的奶牛养殖户卢万信正在为他最近新购进的4头奶牛搭建牛棚。他说:“都是镇领导想得周到,要不说啥俺也不敢喂这么多头牛!”

  原来,前两年老卢只养了两头奶牛,就为卖奶跑断了腿,挨家挨户送,一天数百里。当时,这个镇养奶牛的农户并不多,但群众卖奶难的问题还是记到了乡镇干部的民情日记上。去年,镇政府出面与潍坊一加工厂签订了收购合同,购买了两辆收奶车,抽出5名机关干部,每天清晨到群众门前收奶。今年,全镇奶牛一下子新增了800多头,镇里又在养殖相对集中的地方建起了两处收奶站。现在老卢只需每天把牛奶送到站上,来回不过4公里路程。比过去可轻省多了。

  可前几年,群众这样夸乡镇干部的并不多。以往干部们下村来,口袋里装的是粮款帐,干的是催粮追款的活,搞得干群关系紧张。自从市里实行了包村寄宿制和“调查研究制度”,全市800多名乡镇干部每周至少5天,吃住在村里,市里的干部定期“蹲点”,人人怀揣一本民情日记簿,钻大棚,坐炕头,察民情,解难题,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干部心中有本民情帐,群众心中有杆公平秤,干群关系实现了“零距离”。

  从“串联”到“并联”

  前不久,围子镇明郜村的纸品包装厂老板董立胜因急于贷款投入生产,到市工商局办理企业名称变更。他原想办下手续来至少得跑个三趟五趟,谁知不到半个小时,工作人员就为他办结了所有手续。他连声说:“没想到!”

  原来,这个市工商局今年新成立了注册局后,将过去串联的有关科室并到一个服务大厅,还压缩了许多繁琐的程序,工作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几十倍。不仅如此,他们还将许多“份外”工作承揽下来。如帮助企业和工商户代办卫生许可证、土地使用手续等,将“并联”服务的触角延伸出了部门的界限。在昌邑市,像工商局这样与群众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如今都已纷纷由“串”改“并”,十几个部门相继建立了综合服务大厅,并且从部门内部的“并联”逐步走向“大并联”的格局。“提速”提起了昌邑的形象。仅今年1月份至7月份,全市投产、在建的招商引资项目就达185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9989.7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86%。

来源: 新华网  2002-10-14 15:25 编辑: 梁宏峰
相关新闻:
 
 
关闭窗口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