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国内要闻 正文

孙大业代表剖析“科研浮躁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大业说,最近20年,我国科技事业进步非常快,国家重视,经费增加,“眼下科技界最大的问题是‘浮躁’,急于求成,研究人员忙着出论文,一些研究生还在打基础阶段,做点试验就想发论文,甚至有人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搞学术腐败。”

  “‘科研浮躁症’的根源在哪里?主观原因只是其一,体制因素等客观环境也逼得许多科研人员急功近利。”孙大业指出,职称评定要求论文数量,一些人托关系找门子发论文,文章都发滥了;研究生毕业也要求有论文发表,可在国外并不这样,科学研究不是每发必中,应该有例外,受到了专业训练就可以毕业,不能为毕业而毕业;同时,科技管理部门也急功近利,对研究项目半年一查,一年一验,应付过程十分繁琐复杂。10年前,河北设一个生物方面的研究项目,研究中心还没建,有关部门却一意孤行地建起了中试基地。如今,10年过去了,几百万投资换来的是一无所有。”

  “科学研究一口吃不成胖子,特别是重大课题甚至需要多少年的努力,质量标准才是最关键的。”孙大业代表坦言,有时候过于要求科研质量也有难处。“我所在的河北师大研究室过去一年就发表论文一二十篇,有些论文意义并不大,所以我们卡到了每年10篇以内,去年只有6篇。问题却来了,我们曾有一个年轻老师一年只发了一篇很有影响的文章,评职称却卡了壳,这样的事在我们室接二连三。我不急于让学生发表论文,可今年我带的一名博士生没有论文,怎么办?我得为学生负责。”

  “现在,职称越来越被淡化,凭本事吃饭的气氛越来越浓,这是好事。”孙大业欣喜地说。去年,他获得了“何梁何利奖”,便用20万元奖金设立了一个奖项,在学校每年奖励一名论文层次最高的教师或学生。孙代表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发现人才跟跳高一样,不是跳过次数多的,而是跳得最高的人得冠军。”

  “学术腐败目前存在,但不像一些媒体渲染的那么触目惊心,这种现象的产生也跟我们的体制有相当大的关系。科学研究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不能搞‘短平快’,论文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抱定能够解决一个重大课题的决心,科学研究要耐得住寂寞。”

  孙大业代表说,没有诺贝尔奖与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但任何事情都得一步步地来。他相信,解决了“科研浮躁症”,我们的科学水平会提高得更快。

来源: 新华网   2003-03-09 16:36 编辑: 王君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