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国内要闻 正文

“小皇帝”成材——回望第一代独生子女成长过程

  1979年,我国政府出台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人口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当年,610万孩子领取了独生子女证。

  这项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时并举的政策,迄今24度春秋。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站在历史的节点上,回望已经长大成人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成长过程。

  是时代青年特征还是独生子女个性

  一个大学毕业的女孩子去某学校找工作。学校的老校长习惯于一上班就打扫卫生,他边和女孩子谈话,边抄起拖把擦地。女孩就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说着话,在老校长来回拖动的拖把间跳来跳去。

  之后,老校长愤愤不平地对别人说:“这样的独生子女,她还想找工作?”

  教育部的相关课题调查了很多教师,70%的教师对现在的学生有些不满,原因是老师认为当今学生身上独生子女的习气太重,表现为不合作、过于自我、追求享受、怕吃苦。

  听上去上述事例似乎可以代表所有人心目中独生子女的形象,然而,以上的说法却不无偏颇之处。

  不得不考虑独生子女出生和生长的社会背景。几乎与独生子女政策出台的同期,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经济水平乃至整个社会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1978年的27个中国的GDP。

  社会的大步前进,造就了极为特殊的一代人,这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生长的一代人,也是在世界范围和古老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代人。经济的繁荣、思想的解放和科技水平的巨大飞跃,使这一代人一出生就踏上比他们的祖辈和父辈高得多的起点,也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而独生子女,是这一代人的一部分。

  遑论这一代人。就是他们的父辈,回首这二十多年间的变化,自己有时也会觉得变化之快恍惚如梦。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1996年在全国12个城市调查了3284名独生子女及其家长,得出的主要结论是,独生子女有较强的亲和需要等,他们的社会道德素质好,兴趣爱好广泛。但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攻击性需要;在个人道德特别是在创造性、独立性和勤劳节俭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但这次大规模的调查本身也有着致命的缺陷。由于没有同等条件的非独生子女作为对照组,调查得出的结论在参考价值上同样打了折扣: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同样的毛病焉知在非独生子女身上不存在?调查而得出的所谓独生子女特征,究竟是这一代青年所共有的特点,还是独生子女独有之物?

  必须的历史选择

  中国独生子女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有其特定的历史渊源。

  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公开信阐述了控制我国人口增长、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造成了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结果。这是一笔由多少代人造成的,但必须由现代中国连本带息偿还的账目。在这个前提下,中国政府推出的包括独生子女等一系列计划生育政策,是在庞大的人口压力下,一种无奈而必须的、至今看来亦十分明智的历史抉择。

  巨变无声,这一变化在当时,并没有掀起十分巨大的社会波澜。但短短几年后,大批出现的独生子女们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担忧。

  1985年,美国一家杂志刊登了题为《一大群小皇帝》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借独生子女父母之口,第一次给这一代独生子女戴上了“小皇帝”的帽子。

  1986年,一篇题为《中国的“小皇帝”》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报告文学,向全社会发出了警告:“中国的历史进入80年代以来,各种新的事物和新的问题一起来临,其中就包括出现在每个家庭里的宠儿,更确切地说是那些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及父母用全部精力供养起来的、几乎无一例外地患了‘四二一’综合症的孩子——独生子女们。据国家计生委统计,到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已领取独生子女证2800万张。也就是说,凌驾于家庭、父母及亲属之上的‘小皇帝’,已遍及千家万户,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小皇帝’。

  1986年,一篇文章指出:眼下的独生子女们在20年以后将纷纷走上各种岗位,活跃在中国的舞台上,续写中华民族的历史。而我们一大批年轻父母时下所做的不仅仅是哺育孩子,多多地做新衣服,买巧克力,每天不辞辛苦地接送孩子去幼儿园,我们同时也是在缔造历史!我们应该怎样缔造历史?

  这些由于“小皇帝”产生而发出的担忧,是当时一批有识之士所共有的忧虑。

  谁将是未来社会栋梁

  时间给予了答案,人们所担心的由独生子女所带来的社会危机没有出现。今天,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评价这一代独生子女们说:这是相当优秀的一代人,虽然他们有一定的缺点。

  我们可以列举出独生子女群体中出现的问题,并随时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例子作为佐证;但问题在于,个体的问题是否可以代表群体的形象?要说明一个群体的形象,我们不能依靠负面例子的堆积,而是需要严肃的科学结论。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风笑天博士,对独生子女问题潜心研究多年后,经过多次科学调查,近期得出结论:独生子女和同龄非独生子女之间的相同之处远远多于不同之处。两类青少年之间的主要差别是:“懒惰”是独生子女青少年的明显不足。独生子女低年龄组中由于家庭宠爱和教育方面导致孩子和非独生子女组之间的差别,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为无差别;到高年龄时仍有差别的方面,则往往是独生子女强于非独生子女。

  与20年前人们的担心和偏见相反,独生子女青少年在社会交往方面不是比同龄的非独生子女青少年要差,而是比他们更好,他们在新环境中明显比非独生子女更快地结识新朋友,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好朋友数也显著地多于非独生子女。

  风笑天博士说:“中国目前没有出现,将来也不会出现‘家家户户小皇帝’的现象!”

  北京友谊医院周保利副院长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评说他手下的独生子女护士们:与上一代的非独生子女有区别,没有那么勤快,但是一个个学习都非常努力。

  2001年,上海等大城市入伍的新兵中,独生子女已占到90%以上,这一代被认为是娇生惯养的孩子,反而给军队建设带来了很多新气象。他们民主和法制观念强,思维活跃,更为理解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化战争。

  为什么独生子女长大成人后,自身原来的一些问题却不那样明显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一语道破:家庭可能会包容骄横的孩子,社会却不会容忍成年“皇帝”游走。学校教育重视了针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社会有其公认的行为规则和规范,随着独生子女逐渐长大,其社会化的程度加大,社会改造了独生子女们。

  中国的独生子女们,将不可避免地、也将令人放心地成为社会栋梁。

来源: 新华网   2003-03-09 17:32 编辑: 王君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