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网消息:天津市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资源调整、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改革、公共卫生、居民预防保健等工作在几年间全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持续保持全国前列,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出席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市卫生局局长张愈向记者透露,到2007年,本市将建成为全国急危重症和部分疑难病症的医疗、科研中心,跻身全国重要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城市行列,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将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卫生服务实现网络化。相继改扩建了一批大中型医疗机构和120所乡镇卫生院。同时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家庭医生入户率达到70%○今年底明年初,一中心医院、三中心医院、人民医院、眼科医院、泰达国际医院交付使用,医大总医院、医大二附属的改扩建开工,四中心医院、五中心医院、安定医院、肺科医院、中医药研究院集团等项目正在筹备立项。
张愈代表说,过去5年是天津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的5年,取得显著成绩,实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02年,我市人口平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7.18岁,居全国第二;婴儿死亡率下降到8.25‰,居全国第三;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2/10万,居全国第二,都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几年间,按照发展两头、调整中间的战略进行卫生资源调整,相继改扩建了一批大中型医疗机构和120所乡镇卫生院。同时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家庭医生入户率达到70%,健全了农村三级医疗预防服务网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探索取得很大进展。
张愈透露,今年本市卫生将重点抓好农村卫生工作、卫生资源调整、社区卫生服务、卫生行政执法等工作。其中,备受群众关注的卫生资源调整将围绕建设中国北方医疗中心的目标,取得更大进展。今年底明年初,一中心医院、三中心医院、人民医院、眼科医院、泰达国际医院等可竣工交付使用,医大总医院、医大二附属的改扩建已经开工,四中心医院(铁路医院)、五中心医院(塘沽医院)、安定医院、肺科医院、中医药研究院集团(由中医药研究所、长征医院等5所医院合并组建)等项目正在筹备立项或争取尽早开工。这样,本市卫生资源布局框架可基本搭就,极大满足市民对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