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国内要闻 正文

军队代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安全保障

  没有国防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顺利进行。

  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解放军代表在畅谈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时表示,要加快推进军队的各项改革和建设,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为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

  正确的战略催生奋进的脚步

  回顾十多年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历程,代表们指出,1993年,江泽民主席主持制定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从应付一般条件下的战争转变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这标志着我军建设思想的战略转变。

  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军队现代化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由此,引发出军队建设方方面面工作思路的变化,引发全军思想观念的变革。

  “加强军队的质量建设,关键在科技强军,”代表们认为,“科技强军”,使我军建设在实行战略转变后确定了新的历史定位。

  高扬“科技强军”的旗帜,我军干部队伍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常显奇代表说,我军已拥有3万多名博士、硕士;作战部队军、师、团领导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为88%、90%和75%。在对全军院校体制编制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改革的同时,走出了军队干部由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体系培养并举的新路。

  高扬“科技强军”的旗帜,科技练兵热潮在全军兴起。田绍奇、夏国富代表介绍说,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军上下以战法研究为核心,以训练改革为重点,军事训练工作产生了重大飞跃。颁布了新一代训练大纲,加强了联合作战、信息作战、新“三打三防”和新装备训练。我军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水平进一步提高。

  迎接新军事革命的挑战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在世界军事领域,正面临机械化全面向信息化发展,这是一场对国家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的变革。代表们指出,我军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机械化任务尚未完成,同时又需要努力向信息化过渡。与发达国家在军事技术上形成的“时间差”,要求我军建设不能再按常规走路了。

  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应注重整体建设。王义斌、艾虎生代表指出,要尽快对军队完成双重历史任务作出顶层设计,明确奋斗目标、建设任务、阶段进程和标准要求等基本问题。通过理论牵引、先行示范,有组织有计划地抓好落实。

  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应加快人才培养。于怀谋代表指出,应当采取超常措施,尽快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指挥人才、智囊型参谋人才和专家型科技人才。

  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应推进装备更新。许和震、阮朝阳代表认为,武器装备是实现我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在“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基础上,着力进行“探索一代”的研究。要稳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武器装备建设步伐。

  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应提高国防经济效益。陈玉田、王国生代表指出,我们不能同发达国家比国防投入,必须走出一条经费投入比较少而效益比较高,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路子。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谋划和思考国防和军队建设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面向世界发展趋势,以广阔的视野和高瞻远瞩的战略意识,精心谋划总体方略和具体行动。”这是代表们的共识。

  钱南忠、李国辉代表认为,谋划军队的建设和发展,不仅要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协调一致,而且应该注重研究把握世界战略大格局和全球军事发展总趋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着眼当代中国的客观实际和世界形势的发展趋势这“两个大局”,站在新的历史坐标点上思考军队的未来。

  要完成我军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紧迫意识。刘逢君、顾惠生代表指出,只有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深入研究、不断探索军队建设和发展中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不断拿出促进军队建设和发展的新对策、新办法、新措施,军队建设才能乘风破浪,不断开辟新境界。

  孙大发、庞维义代表指出,在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时,我们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重视机遇,珍惜机遇,创造机遇,不断取得更大成绩,既要立足自己的国情,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又要紧盯世界军事变革的潮流,与时俱进,有所作为。肩负起捍卫国家安全、实现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神圣使命。

来源: 新华网  2003-03-13 08:06 编辑: 宋剑锋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