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时事圈点 正文

“知识的腐败”更值得警惕

  人们注意到,在知识界一些角落里出现的腐败,成为了近年“两会”关注的一大焦点。

  从北大教授剽窃,到中科院行贿丑闻;从文凭上的权钱交易,到学术成果的伪造……这些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还鲜有所闻的“阴暗现象”,到了90年代以后却常常见诸报端。人们正在把反腐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一个新的领域:知识界。   

  情况显然不容乐观。中国第一家学术批评网站的创办人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杨玉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有的大学甚至被称为“抄袭大本营”、“复印大本营”,有国人抄国人的,也有国人抄“洋人”的;有学生抄老师的,还有老师抄学生的,不少中国的名牌大学都“榜上有名”。

  知书达理,清高廉洁,士风浩荡,千百年来便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写照。他们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向权贵低头;他们为了气节,不惜舍身成仁。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知识界是一方净土,一座象牙塔。   

  然而,他们中一些人的丑陋行为,正在向中华文明几千年的传统价值提出严峻挑战,不能不让人心颤。而更可怕的是,对于一些教授和专家的腐败,竟然还有人用“读书人窃书不算偷”一类的理由为他们开脱。

  与政治和经济精英不同,知识分子往往被视为“手中无权,身上无钱”。但是,他们却也掌握着一项最重要的权力,即传播人类文明的火种,禀承人类精神的理想。可以想像,这肩负重任的身躯一旦朽坏,它将给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什么样的灾难。   

  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3亿中国人民对有着“灵魂工程师”之誉的知识界寄予了殷切的期盼。

  在一个文化和教育水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的发展中国家,知识精英起着为人师长、率先垂范的作用。在中国近代史上,正是一批批知识界的杰出先知,影响并引领着大众。   

  如今,人们已高度关注知识界的腐败,并且行动起来。不少高校发起了道德自律行动,不少科学家联名表示拒绝学术欺诈,还有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要完善法律制度,从根本上扼制“象牙塔”中的腐败。(完)

来源: 新华网  2003-03-13 08:55 编辑: 梁宏峰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