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两会’期间,每天都能接到二三十个市民的投诉电话,反映会议车队干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这次‘两会’开了十来天,我们还没接到一个投诉电话。”负责“两会”交通管理的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副局长刘继忠一脸轻松。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让世界瞩目,也给北京市交通管理部门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难题:清晨,当26个驻点的5000多名代表、委员坐着800多辆大小客车,向位于北京市中心地带的人民大会堂汇集的时候,也正是首都市民上班的高峰时段。
“一方面要确保车队安全快速到达会场,一方面又要尽量减少扰民,我们必须科学组织编排交通。”
刘继忠告诉记者,自去年底,他们便在各驻地附近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交通环境整治,增添交通指示标志,增画交通标线,勘察了各驻地与人民大会堂之间的103.5公里路线,逐一排定了各个车队的出发时间和行驶速度,最大限度地考虑了社会车辆的正常通行。
为了提高效率,现代化的交通指挥系统首次用于“两会”的交通组织工作。在人民大会堂“两会”交通指挥部,一部大型电子显示屏上详细标注着各个驻地通往大会堂的行车路线,每个车队所带的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将其行踪清楚地显示在这个大屏幕上,另有8台监视器可以随时切换到全市300多个路口。
“经过科学的组织、编排、监控、指挥,今年各个车队的出发时间比往年推迟了5分钟,使车队在路上的行驶时间少了5分钟。以前车队到达前10分钟就得实行交通管制,今年我们只要提前1分钟,腾出一条顺行机动车道就行了。”
刘继忠说:“别小看这些一分一秒,在8点半左右的上班高峰,合理安排每一分、每一秒都可以大大缓解交通压力。”
“以前,‘两会’车队都是一路绿灯开到人民大会堂。今年车队如果遇上红灯,就没有特权了,要等到变成绿灯后才能通行。”刘继忠说,“我们尽量调整车队的行驶速度,尽可能给社会车辆更多的通行时间。”
为了减少扰民,交通管理部门动了不少“脑子”,代表、委员们也拿出了新会风。“过去部长一级的代表、委员要坐小车,今年代表、委员基本上都是集体乘坐大客车,缩短了车队长度;过去代表、委员从人民大会堂返回驻地也要进行交通管制,今年不再进行了,因为此时此刻代表、委员跟市民相比,没有特别要紧的事儿,不用急着回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