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国内要闻 正文

人大代表呼吁:对年轻科技人才不能拔苗助长

  谁业务冒尖,就给谁挂上一个“长”字,这到底是得大还是失大?正在北京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人大代表,批评时下颇有愈演愈烈趋势的拔苗助长现象,呼吁正确培养人才、使用人才、解放人才。

  代表们认为,十年浩劫,导致了我国人才队伍出现严重断层,45岁到55岁的科技人才极其缺乏。在过去的十年里,科技界涌现出了一大批年轻科技人才,这些45岁以下的科技精英正在承担着我国各类科研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国家“863”等重大项目的评审专家。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敦欣对目前在这批人才使用上存在的不良现象表示忧虑,这位66岁的海洋科学家说:“现在,一些年轻人业务上稍微出点头,马上就给他带个‘长’字,这是得不偿失的,特别是一些好苗子,有了‘长’字,整天忙于琐碎的事务,哪有时间搞研究?”

  人大代表、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麦康森说:“搞研究的人不能太早离开实验室。如果让现在业务上的尖子都去当官,势必加剧我国人才短缺的状况。”今年44岁的麦康森代表是一位海洋生物学家,曾经担任过4年行政职务,对行政事务和研究工作的冲突深有体会,他说:“当上官后,虽不是把时间100%地被挤掉,但会把你的时间打得支离破碎。搞科研,需要的是整块的时间。”

  一些年轻科技人员出国之后,业务上的进步要比在国内工作快得多。胡敦欣代表认为,这背后的原因,重要的就在于他们在国外能够潜心搞研究。他反问道:“我们凭什么用人家二分之一都不到的时间,在科研上赶超先进水平?”

  麦康森代表提出,人才需要正确地培养,正确地使用。作为年轻的科学家,他呼吁社会解放人才。他说:“业务上好的人,不一定适合行政工作,要因人而宜,不能让有希望攀上科学高峰的人半途而废。”

来源: 新华网  2003-03-14 14:23 编辑: 梁宏峰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