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西、赣南这些当年的中央苏区,现在的发展水平仍然很落后。建设小康社会,应该更多地给予她们以关注和政策倾斜,尽快把‘苏区’建设成‘小康区’!”这是来自闽西革命根据地的章联生代表的呼吁。他手中的一份关于加快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建议被其他代表广为传阅。
章联生,作为“闽西第一村”——福建龙岩新罗区西安村的支部书记,从1987年开始,用16年的艰苦奋斗,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村转变为工农业总产值超过2亿元、人均收入超过8000元的小康村。本村的富裕并没有让章联生忘记闽西农村整体的落后。
“我出生在当年红军浴血奋战的地方,是无私无畏、百折不挠的红军精神始终激励和鞭策着我发奋图强、带领群众致富。”
“革命战争时期,闽西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目前闽西、尤其是闽西农村的发展水平还相当落后,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滞后,差距越拉越大。”
为了更多、更好、更实地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来北京参加人代会前他利用春节走村串户,广泛接触群众,听取群众的意见,收集、整理了丰富的材料。“现在闽西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得到优惠政策的扶持,公路等基础设施国家投入太少,而老区本身又缺乏造血功能,所以陷入了一个发展的瓶颈。”
“为加快原中央苏区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我建议中央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同样施行到老区身上,即增加投资项目、实行优惠税收政策、增加财政转移支付、退耕还林,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开发资金渠道,以推动‘苏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党的十六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强调了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这让老区人民深受鼓舞。确实,为了那些先烈的遗志,为了不忘为中国革命建立的功勋,老区必须得到发展,人民必须富裕起来。”章联生动情地说,“建设小康,可千万别忘了‘苏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