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当被称为“中国入世反诉第一案”的百事国际仲裁案进入关键时刻,百事公司又陷入“电话门”事件的尴尬中。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因其高级雇员窃取合作方四川韵律公司董事长胡奉宪的手提电话通话记录,涉嫌侵犯商业机密,被四川韵律推上被告席。9月24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一案件。
2002年3月29日,一名男子冒充四川百事财务部人员,要求电信部门提供胡奉宪的手机通话记录。接到电信部门的核实电话后,胡奉宪立即通知了公安机关。公安人员将这名男子带回询问后却发现,此人原来是百事(中国)西区分公司销售经理张伟。张伟对窃取胡奉宪手机通话记录一事予以承认。
据介绍,张伟刚被公安人员查询的时候,曾公开表明其身份。而当他与一位“律师”频繁通话20余次后,又称窃取通话记录只是“出于好奇心”,纯属个人行为,与百事(中国)无关。然而,据司法部门取证后发现,这位所谓的“律师”是百事(中国)的一位非常高层的管理人员。这一窃取行为的发生,令跨国大企业百事公司陷入了尴尬的“电话门”事件中。
百事(中国)有关负责人曾对媒体发表谈话,否认公司利用自己的雇员窃取商业机密。但一位前百事资深高层人士指出,事情发生时,正处在双方发生尖锐矛盾的敏感时期。当时,百事方面为了对付与四川韵律之间的纠纷,非常关注其管理层尤其是胡奉宪的活动情况,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其与什么单位、什么人进行联系。据四川韵律方面介绍,为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四川韵律将张伟作为第一被告,百事(中国)公司作为第二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方就侵犯商业机密给原告造成的经济损失象征性地赔偿人民币1万元,并在原告所在地出版的报纸上向企业及胡奉宪本人赔礼道歉。9月24日,三方律师在法庭上就本案的多个焦点话题进行了激烈交锋。据法院方面透露,本案的最终判决结果将稍后予以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