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年,一枚价格仅为人民币8分的邮票,今天价值几何?
据最近在中国大陆发行的大型邮册《猴藏》透露,这枚当年出炉的猴票现在已升值2万倍,市场价格达人民币1600元左右。而整版80枚猴票,当时的价格是6元4角人民币,如今更是爆升至20多万,而且往往是有价无货,一版难求,创下了世界集邮史上的神话。
大型邮册《猴藏》不仅收罗了中国改革开放后三轮猴票的真品,也记录了有关猴票的种种趣事。用《猴藏》的设计师邵新的话来说,三轮猴票,从侧面反映了中国24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黄永玉应邀绘美猴
宠物小猴作原型
邵新介绍,中国第一张“猴票”是他父亲、曾任国家邮政总局总设计师的邵柏林根据大画家黄永玉的作品设计的。
1979年,走出十年文革浩劫的中国百废待兴。一天,邵柏林到黄永玉家邀请他为“猴票”画猴。当时,黄永玉养的宠物小猴刚刚死去,心里十分悲伤。为了纪念小猴,黄永玉当即允诺。
黄永玉画得很快,没几天就完工了。邵柏林再根据黄永玉的画稿做邮票的后期设计,非常顺利。
于是,名为《庚申年》的中国首枚生肖“猴票”诞生了。这枚猴票无论造型还是工艺都堪称精品。邮票上的猴子眼睛炯炯有神,毛发根根可见。中国传统的大红衬底烘托喜庆的节日气氛,也折射出刚走出封闭状态的中国渴望腾飞的迫切心情。
卡片背后是草图
价值竟值几十万
猴票的设计过程中,也留下了不少令人难忘的插曲。
当时,黄永玉特意为猴票画了一个首日封,他托朋友、文物收藏家陈岩将首日封样稿送到北京颐和园藻鉴堂去。陈岩说不认识颐和园藻鉴堂在什么地方,黄永玉就从身后抽出一张白色卡片来,给陈岩画了一张地图。
陈岩把白卡片收起来放在羽绒服口袋里,骑着电单车走了。来年春暖花开,陈岩不需要再穿羽绒服了,他洗羽绒服前,一摸口袋,怎么有一张卡片呢?拿出来一看,是黄永玉画的到藻鉴堂的地图,再翻过一看,他大喜:原来是黄永设计庚申年猴票的一个小草图。
陈岩高兴极了,就去找黄永玉说这件事,黄永玉也十分高兴,就在小草图上即兴写了几个字:“此稿为余之初稿,重睹是图时,余等方自风雨中过来,衣衫尚湿也。"后来,一位菲律宾邮商愿意出几十万重金收购这件草图,但为陈岩所婉拒。
见涨抛出换电单车
如今能买奔驰
第一轮猴票今天这么值钱,当时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
邵新说,第一轮猴票出来时他正在出版社工作。他劝几个要好的同事每人买一版,说中国头一次出猴票,且设计得很有特点,可以留作纪念。但同事听了都不吭声。最后,同事们嫌邵新罗嗦,就说给他一个面子,各人买一版吧。不过大家都托邵新替他们保管。
过了几年,眼看着猴票的价格节节上升,这些同事都不好意思地对邵新表示,就不麻烦他了,猴票就让他们自己来保管吧。虽然这些同事与邵新已各奔东西,但只要一碰面,总是要握着邵新的手反复道谢。
邵新还有个亲戚,当时以6元4角人民币的价格买了8版猴票。但在涨到80元一版时全部抛了出去,用卖猴票的600多元去买了一辆日本进口的电单车。如今,这8版猴票至少可以换三辆奔驰高级轿车了。
新加坡商人有慧眼
640元变2000多万
邵新说,当时还有个新加坡商人非常有眼光,他到中国,一下子买了100版猴票。后来请邵新父亲在邮票上签名,整整签了一天。这100版猴票,当时的价格不过区区640元人民币,现在起码值2000多万了。
虽然邵新的父亲邵柏林贵为这枚猴票的设计师,有“猴票之父”美誉,一般人以为他一定收藏了不少猴票,家里肯定有好多版。但那时邮电部有一个职业纪律,搞邮票设计的人不能集邮,邵柏林必须回避,所以他只是象征性地买了几枚。
为什么第一轮猴票这么值钱?
“猴票之父”:只因量少质高
从1980年至今,已经历了三个猴年,发行了三轮猴票,但只有第一轮猴票最值钱。
为什么1980年的第一轮猴票这么值钱?首轮猴票设计师邵柏林分析过,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它的印量太少。它的准确印数是443万1600枚。而且当时在使用过程中肯定毁了很多,大家没太在乎。真正完好保留下来的不多。
●第二个原因,这枚猴票是根据大画家黄永玉画的草图设计的。艺术家的智慧投入,对于邮票的文化艺术价值的含金量,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邮政三轮猴票发行量和价格(人民币)比较
发行年份发行量原价现价
第一轮400多万单枚8分1600元
(1980)
整版(80枚)6.4元20多万元
第二轮
(1992)2亿一套两枚2角和5角一套2元
第三轮单枚不详6角4.5元
(2004)
24枚大版5200万19.2元一版40元
6枚小版180万4.8元一版27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