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和平力创津城“首善之区”
——专访和平区区长张盛如
随着8月的临近,津城的奥运氛围越来越浓。对于每一项迎奥工程,和平区区长张盛如都十分关注。他说,以奥运为契机改善城区环境,提高百姓生活质量,是今年上半年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
张盛如说:“和平区的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在市内六区里是最小的,但它在天津市民心中的分量,却是不言而喻的。不管是外国友人、海外侨胞,还是他乡故知、亲朋好友,如果没到和平区的繁华地段逛一逛,就不能算真正来过天津。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到城区建设、基础设施、市容市貌,小到街巷里弄、社区文化,乃至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平区都代表着天津的形象。”
今天,走在和平区的任何地方,市民都会为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惊叹。有万国博览会之称的五大道整修之后,以其浓郁的古典欧式风格令人耳目一新;妇孺皆知的小白楼商业区则将大气、豪华与古典传统完美结合,让人流连忘返;还有车水马龙的金街以及焕然一新的南京路……这些都是迎奥运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成果。张盛如表示,通过实施惠及民生的基础性工程,进一步提高生产力水平,造福千万百姓,政府责无旁贷。
借奥运东风,和平区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上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向世人展现其独特的城区风貌。张盛如说:“奥运会开幕在即,作为协办城市,许多外国友人、海外侨胞甚至各国政要、媒体都要到天津来,而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走进和平区。因此,和平区要展现天津人的风貌,做好各种接待工作,让远方的客人了解天津、了解和平。我们已做好了一切准备,努力将和平区打造成天津最好的地区之一。”
迎奥道路过我家·和平篇
![]() |
迎奥迎来华丽转身
今天,走在和平区的任何地方,市民都会为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惊叹。有万国博览会之称的五大道整修之后,以其浓郁的古典欧式风格令人耳目一新;妇孺皆知的小白楼商业区则将大气、豪华与古典传统完美结合,让人流连忘返;还有车水马龙的金街以及焕然一新的南京路……这些都是迎奥运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成果。
繁华商圈
新路面新设施新天桥
南京路建成精品路段
作为奥运火炬传递路线的南京路贯穿市中心,其中,从锦州道至营口道之间478米的路段上,分布着众多商场,购物、休闲人流汇集,这里不仅是南京路的重点路段,也是综合整治工程倾力打造的精品路段。
如今走在南京路上,记者发现,这里的道路变宽了,路面更平坦了。商场门前的人行道进行了纵向衔接处理,利用有限空间营造出广场效果。为改善交通秩序,道路两侧还加设了出租车停靠港湾,并拓展了公交车站候车区,避免候车人群“扎堆儿”。商场、学校及大型路口也设置了安全岛,保证通行安全。新的人行天桥也成为南京路上的一个美丽景观。新天桥保留了原有人行天桥的桥基,桥面拓宽至6米,每小时通行量可以达到10000人。在重新设置原有人行步梯基础上,两座天桥共加设了6部电动滚梯。
风貌建筑
武德殿保留原汁原味
美观与实用高度统一
位于南京路、鞍山道交口的武德殿风貌建筑(现医大总医院图书馆)已经整修一新。此次整修重新补齐了武德殿在1976年地震中丢失的屋顶正吻和垂脊、叉脊,并对楼体外沿进行了全面清洗粉刷。
记者在现场看到,武德殿四坡为琉璃瓦顶,宽展的檐角有着水墨画般的隽永;二层屋面纯白,一层外墙用芥黄、棕、深灰三色釉面瓷砖贴饰,楼门两边石材圆柱光洁匀净;殿侧身附属建筑鲜黄色墙裙、朱砂腰线以及淡青色格纹窗饰流露出浓浓古韵;双色花岗岩围墙镶嵌着铁艺栅栏,仿铜大门上方巧妙悬置了一排附设照明灯光的木质榫卯结构顶棚,实现了美观与实用的高度统一。
临街商铺
商业牌匾统一更换
美观大气吸引客流
南京路沿线商铺林立,但部分店面牌匾存在高矮不齐、形色不一的问题。因此,在此次综合整治中,有关部门根据商业门脸所在建筑的风格特点和周边环境,对部分造型美观、制式符合要求的牌匾予以保留,并进行清洗去污;重新设计、翻新那些出现破损或邻近门头高低错落的广告牌匾;拆除违法建筑、临时建筑悬挂的牌匾。
在南京路、锦州道交口附近,比邻的几家通讯器材商店近期分别更换了高度一致的白、红、蓝三色长幅牌匾。新牌匾既起到了显著的提示作用,又显得美观、大气。其中一家通讯器材商店的营业员告诉记者,牌匾整修后变得更加时尚,为商店吸引了不少客流,商品的销量也随之大幅增加。
老旧楼房
沿线旧楼房惊艳变身
30年老居民喜看新景
粉刷建筑,封闭阳台,统一空调室外机机位,安装箱体空调架、窗护栏……这一系列措施,使南京路沿线的居民楼发生了显著变化。
整修后,南京路152至168号的老楼看上去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米驼、杏黄的双重“肤色”掩去了岁月痕迹,封闭阳台、窗框、空调架素雅整洁;康乐里小区楼房则以暖红彩砖、圆角阳台、珠灰墙裙、银色铁艺窗护栏完成了惊艳“变身”。周边环境的改变让在华胜村小区已经居住了30余年的吴秀荣大娘喜上眉梢。“以前,小区的道路很窄而且路面不平,马路上的土堆到处都是。现在可好了,马路又宽又平,还有凉亭和长椅,我们住的楼房也刷得和新的一样!”老人高兴地说。
哦...
太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