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8月3日,四川省将迎来北京奥运会圣火。8月1日,四川省火炬接力组委会公布了奥运会火炬传递四川路线,8月3日到5日,奥运火炬将在广安、乐山、成都三个城市传递,取消自贡、宜宾、都江堰三个城市的传递。(8月2日《西安晚报》)
圣火在四川传递的城市、线路因地震原因被减少,也许在一些公众看来,是一件遗憾之事,但笔者认为,四川圣火传递活动,与其说是精简不如说是升华,与其说是压缩,不如说是浓缩——是对抗震救灾精神与奥运精神生动交织、完美辉映的展示。
之所以这么说,不止是因为,在此次四川省火炬接力组委会公布的传递计划中,有诸多将圣火传递与抗震救灾密切结合起来的独特“亮点”——如8月4日,圣火将在绵阳九洲体育馆展示1小时;火炬传递的首、末两棒火炬手都将是抗震救灾英模;“可乐男孩”、“敬礼娃娃”等地震中许多可爱的身影将会出现在火炬传递现场。更在于,从普遍的精神特质、价值理念来看,奥运圣火所传承、寓意的奥运精神,与近三个月来,一直牵系在国人心头的抗震救灾精神,是高度契合的。
比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精神,与“团结、友爱、和平”的奥运人文精神的契合相通——就在8月1日,由国际奥委会与联合国难民署共同发起的,以“给予就是获得”为题的慈善活动启动仪式在奥运村举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号召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们捐赠衣物。显然,奥运并没有忘记四川,而同时,四川也正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贡献于奥运、丰富它的精神内涵。
进一步看,汶川地震以来,全国民众所展现出来的“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抗震救灾精神,与以“更快、更高、更强”和“自信、自强、自尊”为标示的敢于拼搏、永恒向上的奥运精神,何尝不也是水乳交融呢?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这样说:虽然有形的奥运会尚未开幕,但在精神理念上,那些勇往直前、不断挑战自我的抗震救灾英雄们,其实早已获得了一块块用生命、责任与使命铸就的“奖牌”。
什么是奥运会将留给我们的最宝贵财富?8月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接受25家外国媒体的联合采访时,对此做出了精辟精彩的回答:“我们认识到,北京奥运会的精神遗产更为持久、更为宝贵。最重要的有3个方面。一是弘扬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二是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三是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 ”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震灾的现场与奥运赛场同在一个世界,抗震救灾与赛场竞技系于同一个梦想——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圣火在四川的传递,凭借抗震精神与奥运精神的生动交织,奥运已经和将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必将发扬光大、传之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