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盂兰节,又称中元节,俗称鬼节。正值奥运期间,市民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公约》、《守则》,摒弃乱烧纸钱等丧葬陋习,以社区公共祭奠、网上纪念、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祭奠方式为故去的亲人送上心香一瓣。
社区居民集体祭奠
今早不到9点,南开区长华里小区的社区多功能厅就挤满了手执鲜花的居民。为了方便居民祭奠先人,长华里社区特地在今天组织社区集体祭奠活动,幕布墙上,“摒弃陋习文明祭奠”八个大字分外醒目。
第一个前来祭奠的居民金木珍说,奥运会正在举行,烧纸等传统的习俗与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精神是相违背的,我们应该借着北京奥运会的契机,摒弃陋习,树立文明祭奠的新风俗。金木珍告诉记者,其实制止乱烧纸钱大家挺认可和支持的,她和几个居民组成了巡逻宣传队三天前开始晚上巡逻,但几天下来,一例乱烧纸钱的都没发现。
网上祭奠不是年轻人专利
和平区劝业场街滨西社区在网上开辟文明祭奠专区,得到居民的热烈响应。仅昨天和今天上午,居民在网上纪念逝去亲友的留言就超过1000条。记者在滨西社区的“网络灵堂”上看到,网站设置了献花、祭酒、留言等多种功能,网友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完成一系列的祭奠仪式。据网站管理人员介绍,采取网上祭奠方式的不仅有年轻人,中老年居民点击也特别踊跃。
居民李螢在网上为去世父亲建立了一个纪念空间,她经常到这里与早已故去的父亲“说说悄悄话”。李螢说,网上祭奠的方式很私密、无拘无束,可以一个人安静下来追忆故去的亲友。“烧纸只是一种形式,回忆、纪念先人才是这个节日的意义所在”,她说。
家人看录像追思故人
家住河东区万新村冠云中里的回达亮大爷这几天忙坏了。昨天,由他起草的文明祭奠倡议书由居委会发到了社区每户居民手中。
64岁的回大爷多才多艺。每逢年节,都把家人团聚的情景录下来。前不久,80多岁高龄的岳母去世了,他将岳母生前的录像资料整理成光盘,送给孩子们和亲戚朋友。今天,他打算和家人一起看看录像,说一说记忆中有意思的往事,追思故去的先人。“天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大家的文明素质也得跟上。现在奥运会正在家门口举行,咱得借这机会把最优美的环境、最精粹的传统和文化奉献给中外友人,展示咱天津国际化现代大都市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