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北方网消息(记者于浩):为建设生态校园、绿色校园,天津工业大学新校区采用节能、调控等新措施,让“暖气”跟着学生走。
据天津工业大学新校区基建处副处长马术岭介绍,所谓“暖气”跟着学生走,是根据学生群体“三点一线”的特点,制定科学、经济、灵活、人性化的供暖方式。普通的居民楼都是24小时供暖,而对于学校来说,白天(8:00——12:00,14:00——18:00)大部分人群都集中在教室、图书馆,宿舍里人较少,所以将对教学楼主要供暖,而宿舍的供暖温度则相对降低;反之,当晚上(10:00以后)学生们都集中在宿舍,那么教学楼就没有必要维持与白天一样的温度了,所以宿舍的供暖温度将恢复“正常”;食堂的供暖主要在早、中、晚用餐的3个时段,其余时间都没有必要达到完全供热的程度。学生集中的地方保证正常供暖,其他地方的供暖则会控制在一定温度。
除了按照学校特点来制定供热措施外,该校在供暖设施建设上还采用了“削峰设计”的方案,即结合气候变化和学生群体的特点,设定供暖的能力。比如:天津市到1月份前后温度较低,但那时是学生放假期间,可以将最低气温时的供暖温度×0.7的系数,即学生在校时的最低气温所对应的供暖温度。
这些调控措施和设计理念能虽然能够达到节能的效果,但其中诸如白天宿舍内不完全供暖的措施,会不会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呢?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一些并不知道学校这种节能措施的同学。管理学院08级的徐宝洋同学表示,确实感觉到宿舍内下午的温度比中午要低,但不会觉得冷,并不影响宿舍生活。文法学院06级学生梁小坚说,因为来自南方比较怕冷,感觉白天宿舍确实有点凉,但教室却很暖和,正好督促自己多上教室自习。当他们被告知学校这些相关措施和设计后,都表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