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天今晚报报道的《公用电话亭,令都市尴尬》反映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曾给广大市民带来很大方便的公用电话亭,究竟应往何处去?
记得公用电话亭刚兴起的时候,广受关注,可以说是城市的一种重要公共设施。但是它的发展却碰到了手机大普及。面对手机的日益多功能化,功能相对单一的公用电话亭大有日渐淘汰之势。再加上一些人的不良行为和相关管理维护不到位,许多电话亭外貌被损毁、零部件被拆被盗,有的成了“办证”等违法小广告张贴处,有的成了临时垃圾箱,更有的成了一些素质低下者的“公厕”。对不少公用电话亭来讲,囫囵个的,成为摆设;被损毁的,影响市容。
既然如此,是不是应该把公用电话亭完全撤销呢?
虽然使用人群已大大萎缩,但由于各种原因,公用电话亭还存在着一定的消费群体。如果完全撤销,一来势必影响相关人群的生活,二来建设时的大量投入也就白费了,那不是“折腾”吗?公用电话亭的发展,也应“与时俱进”,最重要一点就是升级换代,把单一的功能,变成多元的功能,让它能实现手机所不能实现的功能,发挥手机所不能代替的作用。比如有的城市已经进行了试点,将之往信息终端方向上打造。不管怎么说,只有改进得对市民、对城市更加“有用”起来,公用电话亭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