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为了表示对天津的感激,陕西省宁强县把一个新的灾民安置村改名——灾区有个“东丽村”
一边是陡峭的秦巴大山,一边是湍急的嘉陵江水。5月6日,记者穿行半日来到了宁强县燕子砭镇地震受灾农民安置点——木槽沟“东丽村”。这个陕西省规模最大的地震灾民安置点是由本市东丽区对口援助建设的。嘉陵江从狭窄的山谷冲出,在谷口回旋转身,流下了一片宽阔的河滩地,东丽村就坐落在河滩的公路边。这里将整村安置危及宝成铁路安全的庙子岭滑坡点的116户700名村民。
记者在现场发现,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房屋呈现在眼前,房子造型丝毫不亚于城市小区,成片的一户一院小青瓦房屋,成为阳青公路线上一处风景。记者注意到,全村房屋主体已全部完工,工人们正在做路面和最后的绿化。工地负责人王山柱告诉记者:“这个灾民安置点占地83亩,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资2000万元,全部由天津资金投入。”记者了解到,该安置点共分A、B、C三个区域,每户房子从108平方米到78平方米不等。燕子砭镇周尚科镇长对记者说:“这些房子全是天津市规划设计部门帮助设计建造的,房子的功能布局非常合理先进,而且还为将来加盖做了预留设计,质量没的挑,抗震强度也非常高。本来这里叫木槽沟,为了让世代记住天津人民对我们的大恩情,通过民政部门申请批准,我们特意把这里改名为‘东丽村’。”
漫步村里,记者走进了一户人家,看到屋里自来水、卫生间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整个村子污水、生活垃圾都实行集中封闭处理。刚搬进新家的村民周文意正在收拾东西,他指着不远处的大山说:“我家原住在山里,住了20年土坯房,条件差,每次出山都得3个小时,非常不方便,能搬进这一百多平方米的新房子,以前想都不敢想,这可多亏了天津亲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