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汶川今日将举行大型纪念活动
残垣断壁中希望绽放 汶川县城地震遗址
今天是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祭日。
在汶川县阿坝师专的钟楼上,被震坏的钟表,指针依然停在去年5月12日14:28的那个时间。而一年后的今天,这里将举行各种大型纪念活动,悼念逝去的亲人,迎接一个新城的崛起。
昨天,记者从茂县赶往震中汶川和映秀,路上经过很多滑坡点,司机陈师傅说,地震后这里山体非常不稳定,而前两天,松潘县大雨,岷江水猛涨,给通往汶川的道路增加了通行危险。
临近汶川城,当记者的车辆行驶到一处叫做“顺河半边桥”的施工路段时,突然从山上掉下碎石,一块石头直接砸到出租车头,把前机盖砸出一个坑,司机下意识猛踩油门冲了过去,一个急刹车停在悬崖边上,车上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来到震后一年的汶川县城,这里群众的生活井井有条,由于转天就是地震周年纪念日,很多援建的工地里面都拉起了红色布标。而在映秀的宽敞街道上,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也比平时多了很多,在板房区里的饭店和旅馆生意都很红火。
为了报道地震周年,全国各大媒体都派出记者来到汶川县城和映秀镇。据当地宣传部负责人说,由于记者太多了,不得不进行限制,部分在映秀的记者被安排回汶川。
和汶川相比,映秀的条件还很艰苦,没有像样的建筑,目前都是板房。不过都汶高速公路映秀到汶川段已经开工,2012年完工后从成都到汶川只需80分钟;新映秀小学也已奠基了;天大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联合建筑学院与建工学院20位资深设计师设计的汶川映秀渔子村也将在近期开工……
重建中的映秀镇将投入20亿资金,在原址建成抗震减灾示范区和具有藏羌民居特色的民族风情旅游集镇。一个新映秀,一个新汶川正在崛起。
甘肃陇南:为逝者默哀为生者祈福5月11日的甘肃陇南,小雨从凌晨就开始飘落。“老天爷也哭了。”陇南市委副书记黄泽元低声地说。今天是5 ·12汶川大地震周年,整个陇南都笼罩在一种肃穆的氛围中。
适逢周一,陇南的各个单位、学校、幼儿园,甚至临街的居民家门口,都摆上了白色的百合和鹅黄色的雏菊,以此来追思在大地震中逝去的生命。而在整体搬迁的黄陈镇苇子沟村,村民们更是自昨日开始,就相继从山下刚刚乔迁的新家徒步上山,再去看几眼曾经的家园,“现在还有些没拆完的老房子,以后就全都没有了,想看也看不着了。”村民陈伟宝说着,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搀着老母亲随着祭奠的队伍慢慢上山。
一年了,悲伤依然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但看到一个个在雨中坚定行走的背影,记者想起了温家宝总理那句广为人知的寄语:“昂起倔强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
|
|
|
北川开城
在地震一周年之际,从5月10日14时开始,封锁已久的北川老县城,终于又迎来了连续4天的对外开放——这是继地震“百日祭”和清明节后,北川老县城第三次解禁开城。
和清明节开城相比,北川老县城内发生了很多变化,原本阻挡在路中、影响交通和安全的巨石被清理,路面更宽了,三道拐的祭奠区域已经整修一新,用水泥砌起了专门焚烧香蜡纸钱的长槽,并设置了摆放鲜花的区域。
从“开城”前两小时开始,北川城外就已排起浩浩荡荡的祭奠长龙,单是交通管制点就已排到了两公里外,警戒铁门外则更是被数以万计的祭奠群众挤得水泄不通,但难能可贵的是,现场却十分安静——每个人都选择了默默祈祷。为防止意外伤害,政府部门还是专门在老城内设置了多个祭奠台,派有警察把守,但祭亲的人们,想到伤心处仍然情难自禁,一步步想跨越“禁区”:“请让我们过去!我们只想离亲人再近一些……”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面对同胞的哀求,一位正在值勤的民警慨叹:“其实,我们也想和逝去的亲人近一点,更近一点……”
心碎母亲流泪祭女“婷婷,你好吗,妈妈来看你了。”40岁的赵宝琴蹲在北川中学的门前,泪流满面。北川县城开放了,赵宝琴终于能来到女儿上学的地方,就在这里,女儿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昨天一大早,赵宝琴和爱人从北川陈家坝出发,来看望地震中遇难的女儿。
“忘不掉的,她的影子总在我脑子里转。”赵宝琴打开随身携带的包,里面是两本相册和一小绺头发。这是17岁的女儿馨婷的,5月12日,在北川一中上学的馨婷永远地离开了爱她的母亲。
照片上的馨婷很漂亮,长长的头发,灿烂的笑容。赵宝琴还记得,地震前的那个周末,住校的馨婷回到家里,给母亲送上一束鲜花,祝妈妈“母亲节”快乐。想起这些,赵宝琴心痛难忍。站在北川中学门前,赵宝琴几乎无法站稳,早已泣不成声。她慢慢蹲下来,用几块砖搭起一个小小的空间,点燃3支香,给女儿烧了点纸,赵宝琴拿出了她生前最喜欢的饮料、零食,在馨婷离开人世的地方“捎”给她。
走在满目疮痍的县城中,人们燃起了香烛,在废墟旁静默,或者低声抽泣几声。而后他们看着香烛燃尽,提着空口袋离开。
半天祭奠人数3.5万据了解,截止到5月10日下午6时,短短半天时间进入县城祭奠的群众约3.5万人。
据当地媒体介绍,因为去年的5月12日是农历四月初八,本次开城前的农历四月初八,考虑到许多群众按农历行事的习惯,北川县城也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开放,受到群众的欢迎。
“每年春节、清明、农历和公历的5·12纪念日,都将是传统祭奠亲人的日子,政府部门是否会每年都进行开放呢?”成都商报记者曾咨询过当地部门,但没有获得确切答复。可当地群众认为,这样的开放应该会。
地震周年 晓雪心系婆家 婚后生活幸福美满 胖了得知乡亲集体祭奠哭了
今天是“5·12”地震一周年的日子,晓雪的心情很复杂,“现在想起地震后去北川当志愿者的日子,看到那些受灾的百姓,心情还很沉重。”虽然回到了家乡,晓雪的心还放不下灾区的乡亲们。
晓雪给陈家坝的乡亲们打了个电话,知道陈家坝搞了个祭奠活动,所有的村民都集中到村里的空场上,乡领导一段动情的发言,乡亲们都落泪了,全场一片哭泣的声音,活动结束,所有村民默哀三分钟,为亡者祭奠。挂了电话,晓雪的眼圈红了,“北川也是我的家,我也算灾区的一分子。”晓雪也站起身,低下头,默默地悼念灾区的亡者。
2008年6月,天津女孩隋晓雪只身来到北川,做起了志愿者,晓雪从北川邓家坪一路走到陈家坝乡,尽力帮助灾区的百姓。做志愿者的日子很辛苦,但晓雪意外地收获了一份爱情。2009年1月,晓雪嫁给了赵兴武,成了北川新娘,这也是外地志愿者嫁到灾区的第一桩。
婚后的晓雪很幸福,赵兴武一直在忙着承包自己的工程。晓雪大部分时间喜欢把家收拾干净,她很会做饭,每天做好饭等着小武回家。小武的亲人也对晓雪很好,“在灾区的日子挺好的,看我胖的。”幸福的晓雪依偎在小武身边,一脸笑容。
陈家坝乡的恢复重建工作很顺利,当地的陈家坝小学即将修复完成,过渡安置点的百姓也暂时住到其他地方,安置点将要建成新的住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