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办案点连续工作数个通宵多省市专家联查5.7车祸
浙江在线05月13日讯昨天凌晨时分,“5·7”事故发生地文二西路上,警灯闪烁,几辆警车先后在这里停下。
警察和穿着闪光背心的学者们走在马路上,从竞舟路开始,一段一段进行测量。
一位戴眼镜的中年人手上拿着图,走一程,量一段,记一下。一直到谭卓抛落地点,在那一滩尚能看到的血迹为止。专家在上面画了一个标记后,宣布测量结束。
昨天杭州市公安局负责人说,这是警方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对“5·7”交通肇事案相关问题开展的技术鉴定的一部分工作。
该负责人介绍,为客观、公正、科学地判定“5·7”交通肇事案肇事车辆涉及的超速行驶和车辆改装问题,公安机关委托浙江蓝箭产品质量司法鉴定事务所进行鉴定。该事务所接受委托后,从吉林、上海、浙江等地聘请了汽车、内燃机、机械等专业领域的专家、教授组成鉴定小组。外地专家、教授于5月11日陆续抵达杭州,鉴定小组连夜到文二西路事故现场进行实地勘验,采集相关技术数据,对肇事车辆开展检验、检测。
在测量现场,由交警陪同的专家说,这次到现场,主要是确定一些特定点之间的距离,和监控录像进行比对。具体点说,就是从录像一页页图像中确定目标,测出目标之间距离,通过录像中汽车经过两目标之间所用时间,再进行科学测算,得出相关车速。
其实,记者看到交警和专家们用的只是几把卷尺。“关键是定位要正确,测量距离要仔细。”一位持卷尺的专家说,他们中间有几人是来自全国各地,但都是汽车鉴定方面的权威专家,他们一到杭州就开始工作。
肇事车当时的车速多少是最大的焦点,警方正在进行更加全面的科学鉴定。而他们昨晨负责的测定项目十分重要。
“5·7”交通事故发生后,杭州交警以及相关专家数10人连续作战,据知情人讲,办案点的灯光亮了好几个通宵了。专案组由支队领导负责,成员除了西湖交警大队事故民警外,交警支队事故处、法制处相关人员也介入调查,调查内容涉及访问目击者、勘察事故现场、调取出事车辆沿途行驶情况等等。10多位目击者的走访,就花费了办案人员巨大的时间和精力,不管是对案件有没有足够的帮助,民警们都是一样的认真。
整个鉴定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中。待鉴定小组出具鉴定结论后,公安机关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追问“马路杀手”:违法超速为何总是屡禁不止?
一位风华正茂的大学毕业生,遗憾地离我们远去。但下一个又会是谁?“马路杀手”何时不再夺命?
追问之一:
不偿命的“杀手”,只能听之任之?
谁都知道,“十次事故九次快”。
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在肆意超速行驶,甚至在街头狂飙呢?
“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沉重的违法代价,使那些人不敢为所欲为。”不少专家和读者指出,从管理的角度来说,现在对交通事故责任人的处罚实在是太轻了,一般就是扣分、赔钱,而且大多还不需要自己出钱,由保险公司理赔。即使是撞死人,按《刑法》规定,一般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肖燕副教授说:“我觉得,有些严重超速违法行为,不应等同于普通交通肇事,这种心态的性质是‘漠视不特定的公众人员的安全’,应考虑涉嫌危害公共安全。”去年8月,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就首次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对3名酒后飙车的男青年进行判决。
危害公共安全罪,根据《刑法》规定,是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重罪。重罪对交通违法者的震慑力,无疑将大大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