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尽管胡曼-马伊德是一名伊朗裔记者,但出生于伊朗中部亚兹德省的他,却在欧美地区长大,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波斯语。在过去一段时间中,他一直在伊朗腹地旅游,深入观察伊朗多年来的变化。以下就是胡曼的伊朗游记:
亚兹德省:以色列伊朗总统是老乡 牧师出门背枪在四月末一个暖和的周五,我骑车从伊朗中部亚兹德省的毛拉-伊斯梅尔清真寺做完礼拜回家,我的同伴是一支装好子弹的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这件武器属于刚刚带领大家做完星期五礼拜的牧师萨德乌希,他今年已经60多岁。在他出去布道的时候,他总是手拿藤条,但也不忘带着一支枪。
萨德乌希是亚兹德省伊斯兰革命最高领袖的官方代表,这也意味着,除了主持星期五礼拜外,如果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到访,他必须负责接待,这里也是哈梅内伊母亲的家乡。
今天下午,我有幸成为萨德乌希位于古城中心新家的客人。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西方度过的,但亚兹德也是我的家乡。不论何时我访问伊朗,都会回到那里看看亲戚,其中一个叫玛亚姆的,还是萨德乌希的妻子。玛亚姆受过高等教育,是一个博学的女人,她也是她的哥哥、前伊朗总统哈塔米的忠实支持者。
现代伊朗的阶层矛盾非常深刻而普遍,在亚兹德省也同样如此。这个位于伊朗中部的沙漠之城,曾是伊斯兰教发源地之一,这里很多人在与伊拉克的血腥战争中牺牲。亚兹德还是波斯文化发源地之一,以索罗亚斯德神庙和墓群闻名于世。神庙中的牧师称,这里的圣火已经长燃了500年。这里还曾是伊朗和以色列同时期总统——哈塔米和卡察夫的故乡。
在布道会上,萨德乌希的演讲为内贾德在联合国大会上的种族言论辩护,同时他还批评政府不能保护伊朗朝圣者前往伊拉克朝圣,很多伊朗人在朝圣途中被自杀炸弹杀死。他承认美国选举了一位承诺与伊朗改善关系的新总统,伊朗人正等待见证与美国建立真正公平的协议。
伊斯法罕:年轻人沉溺毒品 对欧洲客人态度不好我从亚兹德省开始沿着公路向北前往德黑兰旅行,整个旅程路线设计令我非常满意,首先从南方的波斯湾港口出发,穿过沙漠,路过伊斯法罕和库姆等城市,然后进入首都德黑兰。德黑兰人口占了伊朗人口总数的20%,而且这20%的人口对伊朗具有重大意义,以至于我们甚至伊朗人自己,有时候都会忘记或者忽略另外80%的人口。
驱车从亚兹德省前往伊斯法罕,需要穿过广袤的沙漠,那里景色贫乏,几乎令人感到麻木,偶尔才会遇到点缀其中的绿洲。公路上行驶的私人卡车或者客车上,经常看到米老鼠的标志,也能看到一些拼写错误的英语单词。
沿着高速公路,我们路过两个警察检查站,一个是查处非法移民(大部分为阿富汗人),另一个负责缉捕走私者(主要携带鸦片和海洛因)。伊朗的毒品问题非常突出,超过100万伊朗人沉溺于毒品不能自拔。在我去伊斯法罕路上途径的一家伊朗传统餐厅中,我看到一名20岁左右年轻侍者正在门口的长椅上打瞌睡。每过几分钟,他就会睁开眼睛,心不在焉地看看远方,然后再次打起瞌睡来,完全无视我和我的司机。当老板亲自为我们端上茶后,他看着我道歉说:“他们吸大烟,然后整天昏昏欲睡。”他将一杯茶放在年轻人面前,劝他喝了。
作为16世纪萨非王朝时期的首都,伊斯法罕或许是伊朗最美丽的城市。那里以巨大的城市广场、清真寺以及宫殿闻名于世。那里也以集市繁荣闻名,著名的波斯地毯、令人称赞不绝的建筑,让伊斯法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之一。伊斯法罕人像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伊朗人一样,他们非常具有爱国心,视自己的城市为伊斯兰文化之都,甚至认为这里是“半个世界”。这种关注自身的行为从进入城市之初就能发现,我的司机抱怨称,当地居民、旅馆员工对欧洲游客态度很粗暴。
集市就像迷宫我们对集市的印象是,鳞次栉比的小商店就像一个迷宫。而且很多商店经营的物品与我们习惯中的非常不同,比如我们以为卖铜制炊具的商店,竟然是一个卖电线的地方。
在一个卖鞋的商店中,我注意到一些传统拖鞋散置于伊朗和中国制造的鞋中。他们很难被分辨出来,因为大多数伊朗人也开始喜欢西方样式,我问店主什么样的鞋最好卖。他想了一会儿问道:“谁想要这些东西?你自己吗?”我告诉他我只是出于好奇,随后他列出一张表格,详细到每种鞋可获得的利润,并且告诉我,它们来自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些鞋适合我等。他带领我看一双鞋,并告诉我只值40美元。我拿起旁边的鞋,他说因为是纯手工制作,所以价格要60美元。我知道在德黑兰这种鞋卖40美元,因此我们最后以40美元成交,但我很感谢他告诉我这么多。
实际上,这些鞋店店主知道两件事:第一,如果我真的想买一双波斯拖鞋,我会回来;第二,如果我回来,他会认真和我谈,并尽量做成买卖。他不需要与某些没有诚意的顾客浪费时间,除非顾客和他都认为买卖合算,他才会与顾客谈价。对于伊朗人来说,在集市上砍价是非常实际的问题。因为前伊朗核谈代表、现任议会议长拉里贾尼被问及他是否会被奥巴马的新年贺词录像感动时,他说:“我们与美国人的问题不能被情绪左右。”
浓缩铀厂最吸引人从伊斯法罕到库姆的途中,最吸引西方人的莫过于纳坦兹铀浓缩厂。这座核设施就位于高速公路旁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它很容易被错过,但很少有游客能够抵得住诱惑不去看看,特别是外国人。远距离只能看到一些建筑物,这些从google地球上也能看到,但是站在这里的人可以想象得出,数百米地下有数千台离心机正在运转的情景。站在公路旁边太久,就会引起革命卫队的注意。铀浓缩厂的存在不禁令所有游客想到另外一个问题,伊朗核计划值得吗?大多数伊朗人的答案是肯定的,即使对政府政策不满的人也认为值得。
我的司机在前往库姆的路上,与一名不当班的伊斯法罕警察聊起天。他承认,每个月300美元的警察工资很难支撑他们一家的生活,每周他要开两到三天的车。问及他是否依然像四年前那样依然支持内贾德时,他回答说:“他做了很多好事,他也为了伊朗人而努力工作。”他并不关心以色列,并认为与美国搞好关系可能有助于改善伊朗日益恶化的经济局势。但他认为,这些问题应该留给那些政治专家,因为他只有高中文凭。他认为,伊朗人掌握浓缩铀技术不仅是伊斯法罕警察的骄傲,也是所有伊朗人的骄傲。
库姆:小孩子不太信神话库姆被视为伊朗宗教之都,在伊朗人心中具有特别的地位。当我们进入城市的时候,我的司机说:“这是一个受祝福的地方,但它却受到炎热天气和咸海水的诅咒,有得必有失。”
库姆是主要朝圣地之一,什叶派的第八位伊玛礼萨的妹妹法特麦赫就葬在这里,那里有数十家神学院。每到周二和周五,成千上万的朝圣者步行或乘车来这里,他们做礼拜、吃野餐,并向一口井中扔下手写信。信徒们认为,“救世主”弥赛亚能够读到这些信,并且帮助请求者实现愿望。
很多人认为,库姆的扎姆卡兰清真寺获得了世界末日的天启。一些人甚至将其与内贾德联系起来,认为内贾德积极追求核武器是为了加速天启出现,并且迎接“救世主”回归。但我在井旁边遇到一伙儿小男孩,他们正在向井中扔信。其中一个男孩在井边向下面看,他还问我:“你有手电筒吗?我想看看是否有人在下面。”看来,他和他的伙伴们都不太相信神话。
德黑兰:到处都是新汽车 内贾德拥护者众多在到达首都德黑兰南大门德黑兰火车站后,我看到很多现代化公寓大楼在与老式土砖建筑争夺空间,这些老建筑都被挤到小巷和街道后面。到处停泊着各种新式汽车。
这里是内贾德的地盘,他从平民崛起为总统,具有为民请愿、廉洁奉公、谦虚谨慎的政治家形象,非常关心德黑兰的穷人。德黑兰南区受宗教影响很深,更重要的是,那里的人对代表伊朗富贵阶层的政府深表怀疑和愤恨。居民们大量走出家门投票,因为他们选择的德黑兰市长(内贾德)成为总统后,正在改变这个城市。居民们现在可以享受好学校、美丽公园以及清洁的大街,当然还有希望。内贾德为穷人提供医疗保险的计划,受到人们的拥戴,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内贾德博士”。
西方人看重的“自由”在这个新兴社会没有多少价值。我曾与一位开着新型伊朗汽车的男人聊天。他说:“在我父亲的时代,我们根本不敢想象自己能有汽车,更别提开着最新款汽车出去度假了。”尽管受到经济危机影响,伊朗通货膨胀率高达两位数、失业率也在上升,但我能看到很多穿着传统木底拖鞋的伊朗人,口袋里都带着手机。
年轻人西化严重 关上门很自由Vali-asr大街曾是巴列维王朝修建的,现在是中东地区最长的大街。从火车站开始,一直向北延伸到城市的另一边。在市区中,只会看到一些老人身穿传统保守服装,年轻人几乎都穿着牛仔裤,女人还戴着各种颜色头巾,染发在这里已经司空见惯,十字路口还有巨大的数字屏幕。
我在一个报摊上买英语杂志时,遇到一名年轻人。我问他:“你认为谁会赢的6月12日的伊朗选举?”他回答说:“真主禁止任何人取得胜利,除了内贾德。”看到我非常吃惊的样子,他解释说:“让内贾德获胜,他将改造伊朗的全部体制。”这种情绪经常让外国人产生这样一种印象:占伊朗人口四分之三的伊朗年轻人,早晚会推翻他们的政府。
伊朗年轻人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人过的一样愉快,我们所认为的一些基本权利,比如言论自由等,他们根本不关心。一般而言,他们可以在自己家中自由地做任何事,观看好莱坞电影、用三星手机看电视、将歌曲下载到他们的iPods上等。尽管他们也追求财富、喜欢四处旅行,甚至喜欢西方文化,但他们不想自己的国家也受到影响,他们认为东西方应该保持独立,保留各自的特色。(编译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