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设计方案》
经过整理,《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设计方案》(以下简称《生态城规划》)形成意见253条,这些意见总体上都对规划给予了充分肯定。其中,提出修改意见109条,在修改意见中,有56条将在《生态城规划》深化完善工作中采纳,有36条将在下一层次规划中研究落实,有17条将继续深入研究。


《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设计方案》意见来源及满意度调查
一、采纳的意见和建议
这部分意见和建议共56条,归纳为五个方面,包括:生态环境、交通市政、市民生活及文化教育、产业发展、建筑设计。
(一)生态环境
有专家和市民建议:恢复本地植被,充分保护原有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保留自然湿地,减少人为改造与破坏,营造自然的、原生态的城市景观;生态城的水域开发应该分类,对不适宜开发的水域湿地目前不应盲目开发。
针对上述意见,《生态城规划》将作如下深化完善:生态城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保护本地物种资源和植被;划定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域,对自然水系、生态湿地进行严格保护,全部保留现状自然湿地,规划严禁任何与生态修复、湿地和岸线保护无关的建设行为。
(二)交通市政
有专家和市民建议:增加生态城与天津市内其他地区的交通联系;区内快速交通与慢速交通应有机结合;建设雨水收集系统;生态城临海、地势较低,应结合历史水位数据,确定城市安全标高,防范危及城市安全的自然灾害。
针对上述意见,《生态城规划》将作如下深化完善:通过规划建设滨海轨道线、津唐城际铁路以及津汉快速路、中央大道、海滨大道、京津高速二线等交通通道,建立生态城与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等其他地区之间快捷方便的交通联系;规划建立机非分离、快慢分离、动静分离的绿色交通体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保证区内交通通达性;建设雨水收集系统,提高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规划在综合考虑地下水位、防洪、防潮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城市标高,确保城市安全。
(三)市民生活及文化教育
有专家和市民建议:关注老年人生活需求,建设养老院;适当增加游人的休息场所;住宅社区应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吸引各层次居民,适当增加与公共文化相关的项目建设,注重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尽快策划生态大学建设,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
针对上述意见,《生态城规划》将作如下深化完善:兼顾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的人们需求,规划设置老年设施,特别在起步区内规划建设老年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充分考虑居民健身、娱乐、休息等需求,安排相应的场地和设施;注重生态城文化品质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展览馆、文化馆、音乐厅、主题公园等公共设施项目;规划预留生态环保大学建设用地。
(四)产业发展
有专家和市民建议:引入更多科研机构针对环保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使生态城成为世界先进的环保技术基地。
针对上述意见,《生态城规划》将作如下深化完善:目前已经深化相关政策,与相关研究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就太阳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绿色建筑等方面开展技术合作。
(五)建筑设计
有专家和市民建议:为节约用地,尽量少建别墅,大多数住宅面积应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住宅设计时要为安装太阳能设备预留空间;尽量使用环保材料。
针对上述意见,《生态城规划》将作如下深化完善: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在保证环境品质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容积率,以多层高层住宅为主,高效使用土地资源;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为居民提供生活热水;在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设计标准中明确环保材料的使用要求,规定使用绿色环保建材。
二、在下一层次规划中采纳的意见和建议
这部分意见和建议共36条,主要是在《生态城规划》实施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细化落实的具体问题。例如:住宅设计要采用无障碍设计,考虑老人、儿童、残疾人的使用需求;建筑风格既应具有现代化生态平衡的特点,又有别于深圳、上海浦东等一般现代化城市等。
针对上述意见,规划部门将结合正在和即将开展的相关城市设计国际竞赛、住宅及公建设计等下一层次规划,进一步研究深化落实。
三、需要继续研究的意见和建议
这部分意见和建议共17条。例如:建筑风格应以明清风格为主;增加水产养殖业与农业畜牧业,增加就业机会,以就业吸引人们到生态城居住等。
针对上述意见,规划部门逐条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将继续深入研究,充分论证这些意见和建议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