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日,珠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正式对外公布《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下称《规划》)的主要内容。根据规划,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横琴将建设成为连通港澳、区域共建的“开放岛”,经济繁荣、宜居宜业的“活力岛”,知识密集、信息发达的“智能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岛”。
空间布局:“三片、十区”
《规划》指出,横琴的功能分区共分为“三片、十区”:一是商务服务片,包括口岸服务区、中心商务区、国际居住社区;二是休闲旅游片,包括休闲度假区、生态区;三是科教研发片,包括教学区、综合服务区、文化创意区、科教研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在建设用地规模方面,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布局,2015年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平方公里,2020年控制在2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在空间管制方面,科学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其中,已建区10.16平方公里,适建区17.84平方公里,限建区20.56平方公里,禁建区57.9平方公里。
开发模式:两层机构、一站式服务
根据《规划》,横琴开发坚持“面向世界、优先港澳、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建立两层机构、一站式服务的管理模式,包括管理委员会和开发营运公司两个层次的管理架构,其中管委会为行政管理机构,承担行政管理职能;开发经营公司为投资建设管理机构,负责招商引资、投资建设等具体事宜。
特殊政策:实施“分线管理”通关创新制度
《规划》给横琴的政策支持力度较大。《规划》提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及CEPA框架下,探索和完善与香港、澳门自由港政策相适应的粤港澳合作机制,促进三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聚合与高效流动。主要包括:将横琴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实施“分线管理”的通关创新制度;鼓励金融创新;实行更加开放的产业和信息化政策;支持进行土地管理制度和社会管理制度改革等。
所谓“分线管理”,即对现有的横琴口岸功能进行调整,实施“人员、交通运输工具和货物的进出境查验功能分开,人员和交通工具的通关仍按目前通关模式运作放在一线查验,货物的进出境查验功能后移至二线”。具体而言:
横琴与澳门之间的口岸设定为“一线管理”(现横琴口岸)。一是对进出境人员查验,与目前查验模式一致;二是对进出境交通运输工具,粤澳两地牌照车辆维持现行进出境查验模式,澳门牌照车辆由广东省政府根据国务院授权与澳门特区政府签订相关协定可进出横琴岛,仅限在横琴岛内行驶;三是对进出境货物采用报备制,不再承担报关、报检查验功能。
横琴与内地之间设定为“二线管理”(新设立通道),主要承担货物的进出境报关、报检等查验监管功能,并承担对人员携带的行李物品和交通运输工具载运的货物的检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