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海口工商局:农夫山泉和统一产品复检全部合格
记者1日晚上从海口市工商局获悉,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复检,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的3种抽检产品全部合格。
1日17时,海口市工商局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拿到复检结果。结果显示: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生产的30%混合果蔬(生产日期为2009年6月27日,规格为500毫升/瓶)、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溶C100西柚汁饮料(生产日期为2009年8月16日,规格为445毫升/瓶)、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的蜜桃多汁(生产日期为2009年8月22日,规格为250毫升/瓶)等3种饮料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复检结果出来后,海口市工商局连夜向相关企业进行通报,同时向所属工商分局及工商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停止下架行为。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是国家权威检测机构。海口市工商局认为,这一复检结果是最终检验结论,敬请广大消费者放心使用。
10月中旬,海口市工商局开始对超市、商场、农贸市场等流通领域的饮料进行专项抽查,随后委托海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测技术中心检测,11月23日的检验报告结果显示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上述3种产品总砷含量超标。11月24日,海口市工商局向消费者发出消费警示,并通知经销商对涉嫌超标产品下架、召回并退货。
随后,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对海口市工商局的抽检过程和结果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提出强烈质疑。11月27日,海口市工商局将涉嫌总砷含量超标的3种抽检产品备份送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复检,复检结果显示抽检产品全部合格。
政府行政执法公信力被质疑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时间,一起工商机关的例行检查引发了震动中国饮料行业及食品行业的事件:农夫山泉、统一两家饮料被指“总砷超标”。
面对地方工商部门、相关企业完全相反的说法,公众一直在等待最权威的检测信息,但至今还没有得到权威部门的回应。
今年10月中旬,海口市工商局对海口市内超市、商场、农贸市场等流通领域的饮料进行专项抽查,并委托海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测技术中心对抽检产品进行检测。11月23日的检验报告结果显示,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生产的6月27日批次30%混合果蔬、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生产的8月16日批次水溶C100西柚汁饮料总砷超标,同样被检验出总砷超标的还有统一企业生产的8月22日批次的蜜桃多汁。
为此,海口工商部门发布消费警示。此消息一出,各家媒体纷纷报道。所谓总砷,是指无机和有机化合物中砷的总量;通常说砒霜中毒,就是急性砷中毒。如果检验报告属实,也就意味着农夫山泉、统一有批次饮料“涉毒”。
连日来,农夫山泉与统一企业陆续发表声明予以反驳。11月30日,农夫山泉在杭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有关农夫山泉相关的饮料不能食用“是一个极端错误”,这一事件有人“幕后操纵”。
一边是地方工商部门信息披露,另一边是企业极力反驳,这一事件逐渐演变成“公说公的理,婆说婆没错”的口水仗。
一周时间过去了,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权威部门一直保持沉默。虽然农夫山泉拿出了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机构对同款、同批次产品检验合格的报告,可不少人认为这只是企业出具的报告,“没有权威部门出面就没有充分的说服力”。
消费者对此感到无所适从,一名腾讯网友说,“真真假假,谁可知”。北京市民阮占江表示,希望权威部门尽快给出一个准确、可信的说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以消除社会恐慌心理。
有三大疑问等待权威部门出面澄清。
疑问之一:海口市工商局为何不把检测结果通知农夫山泉?农夫山泉董事会秘书周力说,从事发到现在已超过一周时间,农夫山泉至今未从海口市工商局获得任何有关本次抽样检测的书面资料、处罚决定或通知,而只是从媒体报道上获知这一情况。
工商总局今年9月公布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检验结果5个工作日内,将抽样检验结果通知被检验人。被检验者对检验结论有异议时,可以说明理由申请复检。
疑问之二:农夫山泉向广州的国家级检测中心--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送检的产品,是否与海口市工商局检验的属于同一批次?农夫山泉11月26日曾向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送检,结果显示合格。海口市工商局副局长王建禄认为,他们抽检的农夫山泉饮料是6月27日和8月16日生产的产品批次,而农夫山泉“在广州抽检的是6月28日生产的产品批次”。
疑问之三:三款饮料的安全信息应该由谁发布?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统一的发布制度”,食品安全的总体情况、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的风险警示信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公布。如这两方面情况的信息影响力限于特定区域的,也可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卫生行政部门公布。发布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属省一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职权,海口市的工商局发布该类信息是否越权?
此次事件给农夫山泉、统一带来巨大打击。在一些地方的市场上,农夫山泉的相关饮料已被要求下架。
但更值得重视的是,消费者不仅对企业产生了信任危机,而且对有关部门行政执法的公信力提出了质疑。人们在问:谁来向公众发布权威信息?
业内指不应伤本土企业
记者1日晚上从海口市工商局获悉,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复检,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的3种抽检产品全部合格。
据了解,1日下午5时,海口市工商局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拿到复检结果。结果显示: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生产的30%混合果蔬(生产日期为2009年6月27日,规格为500毫升/瓶)、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溶C100西柚汁饮料(生产日期为2009年8月16日,规格为445毫升/瓶)、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的蜜桃多汁(生产日期为2009年8月22日,规格为250毫升/瓶)等3种饮料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复检结果出来后,海口市工商局连夜向相关企业进行通报,同时向所属工商分局及工商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停止下架行为。
当日,记者在海口市家乐福金龙路店看到,被指总砷含量超标的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的相关产品已在海口市工商局的要求下下架,超市公关部经理陈月说,下架的产品已退还给厂家,总砷含量超标的消息对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的产品销售情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连日来,不少消费者和网民质疑中国饮料行业的混乱,对饮料食品行业表示失望。有人将该事件同三鹿的毒奶粉事件相提并论。不少业内人士痛心地指出,中国饮料行业的“水仗”由来已久,在一次次的事件中受冲击的不仅仅有中国13亿消费者脆弱的消费信心,更有中国民族工业的国际形象。业内人士指出,国内饮料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中国本土饮料企业不应再受重创。一位企业负责人说:“要知道,颠覆一个行业或企业的成本很低,泼出一盆脏水很容易,可把衣服洗干净却不是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