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2月9日,本报以《“已拆”的违章依旧在“已死”的公鸡仍扰民——如此“执法”如何取信于民?》为题报道了发生在河北区锦江里的“怪事”。文章刊出后引起强烈反响,众多读者拨打本报热线,希望彻查真相。文章见报当日,河北区综合执法局通过区政府热线办公室联系本报,称不是“假拆”,而是因为将“锦江里34门”错听成了“锦江南里43门”,所以在12月3日现场执法的时候“拆岔了”。可昨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锦江南里”现场,却有多名居民证实:该处12月3日根本没有拆违,突击拆违一事“就在10日早上8点”。
读者:如此“应付”理应彻查
某重点中学教师、区人大代表徐先生在电话中说:“这是典型的糊弄群众,漠视群众的反映。在此事件中,河北区综合执法局和河北区政府热线办公室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明明没有作为,先以谎言上报,从中不难看出河北区综合执法局对群众呼声拖延和漠视的态度。其次,作为区政府热线办公室人员,在将相关处理结果回复报社前应对上报材料的内容有一个起码的核实。”
天津大学青年学者卢先生更是认为这事情虽然看上去不大,却属于典型的“假拆事件”,河北区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就此展开彻查,将真相公布于众,并依据相关规定对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
区综合执法:不是假拆是误会
文章见报当天下午,河北区综合执法局通过区政府热线与本报取得联系,执法局信访办负责人和责任区四大队负责人来到本报,称在此事件中存在“误会”。
两名负责人介绍,早在12月3日,四大队接到关于锦江里10号楼34门存在违章建筑及违规养鸡的信访举报后,即迅速电话联系正在其他现场执法的两名队员赶赴现场查纠。然而,由于当时通讯过程中环境嘈杂,两名队员误把违章地点听成了“锦江南里”43门,而锦江南里43门一楼恰好也存在上述违章状况,两名队员在拆除违章围挡、责令户主自行宰杀两只公鸡后,向队里做了回复。
此后,该大队相关人员未经进一步核实,便上报区综合执法局信访办。同样是未经核实,河北区政府热线办公室就将综合执法局信访办未经核实的上报情况向本报做了回复,“假拆复函”事件便由此发生。12月8日,在得知“此违章并非彼违章”后,才知道发生了误会,四大队立即调派队员前往锦江里10号楼34门,当场监督违章居民自行宰杀公鸡一只,并于9日将违章建筑强拆,目前现场清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真相:为掩谎言再造假拆骗局
果真是通讯问题造成的“误会”吗?昨日9时许,记者来到锦江南里小区43门,看到果然有两扇被拆掉的铁护栏斜靠在一楼的窗前。然而,记者仔细观察发现,地面上仍残留着拔出护栏时带起的新土,而且还有刚刚打扫的痕迹。记者感到奇怪,在一楼住户门前敲了半天门,也未见回应。
当地4名遛早儿归来的老人向记者道出了实情:“3日拆的?不可能。护栏是今天上午8点多钟才刚刚拆除的。”一位老人甚至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说:“你上当了。我早上吃早点从这经过时,看到有好几名综合执法队员正围在这里,说是要拆护栏。可当时一楼居民已出门上班,当时我还纳闷,人家不在家就拆合适吗?没想到还真拆了。”“这户居民养过鸡吗?”对于记者的询问,几位老人异口同声地回答:“从没养过。”
至此,事情的来龙去脉应该已不言自明。虽然两处违章都拆了,但此事件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显然不是简单的一声“误会”就能解释清楚的了!(记者陈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