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2月25日,一场新颖的设计作品展在南开大学开幕,南开校钟、总理像、铭文、苍翠草木等南开的代表景观,纷纷以拓片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无声地讲述着这所已走过90年岁月的名校辉煌而深沉的历史,也成为岁末年初南开学子献给母校的一份特殊礼物。
![]() |
展览现场,一口高高悬挂的纸质校钟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以著名的南开校钟为素材制作的拓片围制而成的,拓片下方还贴有校钟的实物照片与一张指示地点的微型地图,便于观展者到校园中观赏实物,在展厅与实地两者间形成了空间上的互动。
将这些身边熟悉的景物“变身”为艺术作品的是南开大学文学院艺术设计系和东方艺术系的近40名研究生与本科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的创作活动分为“建筑组”、“文字组”、“树木组”三组进行,分别选择学校代表建筑、铭刻文字、不同树种等为素材,以拓印为基本表现方式,将校园内的90年沉淀下来的物质痕迹用拓片和拓片采集区域的实地照片相对照的方式展示出来。
此次展览的指导教师之一、南开大学文学院艺术设计系教授高迎进介绍说,这场设计作品展源于自己讲授的一门名为“综合材料艺术”的课程作业,同学们使用“拓印”这种古老、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身边的历史“握手”,学会从司空见惯的校园景物中认识与发现艺术之美,充分展现出大家在文化传承与设计理念等方面的深刻思考与新颖创意。
“每一片砖石、每一棵草木和每一个字迹的拓片似乎都和现场照片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的‘档案’,以这种新的表现方式重现学校的历史内容与熟悉的建筑,使我重新感受到南开所承载的90年的厚重。”文学院2007级本科生简婕仔细地看完了整个展览,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这一以“印记--南开九零”为主题的展览共展出了历时一个多月制作完成的300余幅拓片作品,展览将持续至明年1月10日。(通讯员张轶帆任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