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武冈常务副市长杨宽生自杀案又有新蹊跷:杨妻刘月红出示的《武冈市公安局扣押物品、文件清单》上,所扣押的人民币的金额大写为“贰拾壹元零捌佰伍拾陆”,而不是“贰拾壹万元零捌佰伍拾陆”。对此,武冈市公安局康文祥局长答复说,现场发现的现金金额是21万多元,清单上肯定是办案人员的“笔误”。(12月28日《广州日报》)
又见“笔误”!办案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扣押物品必须准确无误一一填写,绝不允许出现“笔误”,可这则新闻让我们见识了办案人员不可思议的“笔误”。这种“笔误”显然很低级,还真是轻易“误”来。
这年头,“笔误”比比皆是,某商务局招聘“330岁的秘书”,某法院判决书“早产”,某工人“提前退休”工资比别人少,某宣传部长要公审网民,某法院将代理律师写成抢劫犯,某农妇右腿骨折左腿被动手术,某政府办“中秋”变“端午”等等,凡此种种,统统是“笔误”惹的祸。
“笔误”如此频繁,涉及部门广泛,包括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机关,“纪律严明,秉公办案”的执法、司法部门,救死扶伤的医院等,可谓包罗万象,出人意料。
由此可见,公职部门“笔误”还真不少,说明公职人员很容易“笔误”,也反衬出管理松散,纪律涣散,工作作风不严谨。“笔误”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某些公职人员看来很可能是小事一桩,但其后果就不可估量,比如“右腿骨折左腿开刀”,小事酿“事故”,便是大事,影响坏,危害也不小。因此,“笔误”不可小觑。
工作人员“笔误”,权力可不能“失误”。但严惩“笔误”的却不多,印象中大概只有“中秋”变“端午”事件——4个人被问责,3个人丢了官。其余的多半没有下文,抑或不了了之。“笔误”频繁,又说明追责惩罚是必要的,也才体现出对百姓负责。
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最关键的是,要从根本上彻底转变机关作风和政府职能,营造机关认真负责的新气象、新作风,才是硬道理。不然,还会有更多的“笔误”接踵“误”来。文/李万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