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年初,河南青年王帅在网上发了一篇“灵宝老农抗旱绝招”的帖子,反映当地政府违法征用土地,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随后,当地警方以涉嫌诽谤罪将其抓获并拘留8天。这番遭遇后,王帅成为“网络名人”,但其个人境遇每况愈下,先是下岗,而后求职又接连碰壁。近日,王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维权成本太高,今后再也不反映问题了,甚至连举报的事也不会再做。(据12月28日《中国青年报》报道)
在这个年末,各路媒体盘点都极力发掘能够展示公民力量的个例。王帅也算得上是这其中的“年度人物”了,可惜,精神乃至荣誉层面的鼓励始终拗不过现实的残酷,求职路上屡屡受挫的王帅依然只是“一块孤独的石头”,而且这块“石头”的棱角有可能因此被磨平。
放在中国大环境下俯瞰王帅这样的“小人物”,他们的幸与不幸都算是较为极端的个案,但是他们的故事里却集合着一个群体的命运脉络。当他们以“极端”面目进入媒体视野时,我们以期关注的其实是这些“小人物”代表的那个群体的生存境遇。他们身上释放的“新闻点”都和民意、权利相关,关注他们的命运走向,其实更是在关注中国社会进步的程度。
王帅无疑算是一个优秀的公民,就因为发帖维权引发跨省追捕继而成名为“公共人物”,谁承想到他会因为求职无门而消解自己内心的公民意识呢?按理说,这个有着专业文凭且有近两年工作经验的验光技师,找一份工作似乎并不太难。但几个月过去了,王帅愣是没在这个领域觅得一份工作。难道用人方介意的仅仅是王帅被拘留过的“污点”吗?显然不是,在这个信息时代,谁不明了王帅被拘的真相?用人单位真正在意的,恐怕还是王帅内心随时可以释放的权利意识吧。
王帅的遭遇不由让人想起“魑魅魍魉2009”在曝光两省官员公费旅游的过程中也始终不曾暴露自己的身份避免受到伤害。无论是王帅如今的遭遇,还是“魑魅魍魉2009”是自我保护,这些情形都反衬了当下社会普通草根阶层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监督的艰难和无奈。
这就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现实,有些苍凉有些无奈。小人物若想做一个合格的公民,道路何其艰难。之于王帅而言,如果他有幸始终被媒体保护,或许最终还能谋得一份工作。而更多没有被媒体关注的“王帅”呢?或者有心学习王帅的人们看到王帅的遭遇之后会不会也萌生退意?无论如何,我们公民意识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过程,绕不开“王帅”这条河。(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