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从交通出行到买票参观,从“手机门票”到“网上世博”,信息化已渗透到上海世博会的每个角落——信息技术助力精彩世博。

一名在世博园区工作的志愿者(右一)正在向游客介绍如何使用场馆参观预约机。

上海世博会信息通信馆建筑聚焦“流动的信息”,造型上取消了所有的转角,形成流畅的线条,以此表达“无限沟通”的理念。
临出门前,点击鼠标,就能对交通状况“尽在掌握”;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尽览世博美景;只需要掏出手机轻轻一刷,就能轻松入园参观。
智能交通 信息技术 确保畅通
上海世博会历时6个月,预计参观者将超过7000万人次,平均每天40万人次,高峰时可达到60万—80万人次。如此庞大的客流,很容易形成局部拥挤、交通困难。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有效地缓解这一状况。
据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信息化部部长周卫东介绍,目前,一套被称为“世博会综合服务系统”的信息平台上已经整合了40多个子系统,各项数据都集中在后台统一处理,从世博会每天的活动安排,到实时指挥调度,都可以通过这套系统进行。
在世博会管理中,对客流的精确掌握成为重点。“可视化的智能识别系统通过园区内成千上万个摄像头进行识别,判断人流是否正常,并将这些数据提交到客流引导系统,再通过世博园内部和上海市区乃至周边地区的街道大屏幕、手机终端、互联网等各种方式,实时向观众报告目前道路和场馆参观情况。”周卫东说。
园区出入口挤不挤,上网一看便知。日前,上海世博会交通服务信息工程正式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项目除了支撑世博交通运行管理外,还向社会公众提供7种交通信息人性化服务方式,为世博参观者和上海市民提供出行路径。
这7种交通信息提供方式分别是:上海世博交通网、世博交通指南、广播电视、世博交通咨询热线、可变信息标志、手机和车载终端以及自助查询宾馆触摸屏等。
与此同时,在黄浦江面,信息技术也为世博水上交通筑起了一道“防火墙”。通过GIS世博水上安保指挥系统、“全球眼”、三维监控系统等一系列高科技水上监控设备,在电脑大屏幕上,就可以清晰观测到黄浦江航行船舶的动态,船舶抵达世博核心水域的预计时间等信息能被电脑精确计算到秒。
网上世博 精彩世博 触手可及
即使身在千里之外,也能从空中俯瞰世博园区;移动鼠标,就可以逛遍各个场馆。今年的网上世博会,将这一梦想变得触手可及。
“网上世博会”无疑是上海世博会的一大亮点。上海世博会也因此成为世博会历史上首个同时拥有实体世博会和网上世博会的世界博览盛会。
据了解,与传统的官方网站不同,今年的网上世博会将采用多种多媒体及视频技术,更强调为观众提供交互式的导览和展示。
通过使用三维动画技术,网上世博会为浏览者提供了一种“主观视角体验”的游园方式。点击任意一个场馆图标,就会出现该场馆的三维立体视图。浏览者可以选择平视、俯视两个角度,还可以选择日景和夜景两种光照模式,获得更多的视觉体验。尤其特别的是,浏览者可以在页面上点击按钮,旋转三维视图得到360度的全景视角体验,仿佛身临其境地参观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