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悠悠津门文化,共襄世博盛举。
以“激情魅力滨海,生态和谐新区”为主题的天津馆在上海世博会上人气爆棚:4月20日世博会试运营首日,天津馆接待人数达到3万人;仅上海世博园开园首日,天津馆就接待游客2万多人。
上海世博会“天津活动周”将于5月9日—13日在上海世博园揭开面纱,天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充满朝气的发展新姿将耀然登场,展现在全国和世界游人的面前。
激情滨海创新业
天津,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在天津600年的城市发展史上,留下了众多政治领袖、文化名流、科学精英和工商巨子的足迹,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百多项产品或产业的第一,形成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中国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天津在工业、商贸、金融、航运等方面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世界各地的工商企业家、金融家很早就来到这里创业淘金,中国的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块手表、第一台电视机等相继在这里诞生。
进入新世纪,天津滨海新区成为一片充满创业激情和理想希望的热土。不断优化的投资环境和完备的配套设施,造就了投资的良好条件;一流的政府服务和完善的法制环境,成为各国投资者创业的理想之地;高效率、低成本为海内外客商提供了通往成功的捷径;科技、金融、体制等10个方面的配套改革为企业插上了起飞的翅膀。每年有数百家高成长型企业脱颖而出,3000多项专利在这里诞生。
当前,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已经进入全面开发建设的新阶段。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实现新突破,金融改革创新取得实质性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启动。组织开展了“十大战役”,广泛涉及滨海新区的改革开放、科技创新、功能区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综合配套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经国务院批准,2009年,天津撤销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组建了滨海新区行政区。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为新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金融改革创新重点工作全面完成,第三届“融洽会”成功举办,船舶产业投资基金、飞机租赁基金设立,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风险投资基金达到355家,天津成为私募股权基金相对集中的城市。外汇改革试点逐步展开,天津股权交易所、渤海商品交易所揭牌运营。船舶特别登记等创新政策开始试行,天津港口岸扩大对外开放范围获得国家批复。电子口岸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建内陆“无水港”……一系列专项改革扎实推进。
功能区建设全面推进。中新天津生态城起步区建设进展顺利,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科技园、生态居住区等项目开工。东疆保税港区一期4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全部建成。于家堡金融商务区加快建设,滨海高新区渤龙湖总部园区启动。南港工业区建港造陆10平方公里,中石化原油储备库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滨海旅游区、临港工业区、临空产业区加快开发。开发区连续12年在国家综合投资环境评价中名列第一。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93个重点工程加快建设,载体功能进一步增强。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870万标准箱。天津航空公司挂牌运营,滨海国际机场第二跑道投入使用,旅客吞吐量达到578万人次,跨入国内大型机场行列。津滨高速公路拓宽改造、中央大道、天津大道、于家堡铁路中心站等项目加快实施。生态环境和市容面貌明显改观。
与此同时,滨海新区立足融入区域,服务区域,扩大同京津冀、环渤海地区以及东北亚的合作联系,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滨海新区全面实施“一核双港、九区支撑、龙头带动”的发展策略。
一核双港。滨海新区商务商业核心区,由于家堡金融商务区、响螺湾商务区、开发区商务及生活区、解放路和天碱商业区、蓝鲸岛生态区等组成。重点发展金融服务、现代商务、高端商业,建设成为滨海新区的标志区和国际化门户枢纽。双港是指天津港的北港区和南港区,是天津发展的独特优势。
九区支撑。通过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临空产业区等9个功能区的产业布局调整、空间整合,打造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纺织、国防科技等8大支柱产业,形成产业特色突出、要素高度集聚的功能区,成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发展载体,支撑新区发展,发挥对区域的产业引导、技术扩散、功能辐射作用。
2009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增长23%以上,占全市的比重超过50%,龙头带动作用更加突出。
生态宜居引凤来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在全球进入“城市化时代”的今天,城市的发展需要探索一条更加合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未来的天津该如何发展,城市功能怎样提升?以深化落实国务院确定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城市定位为目标,天津用区域和国际视野提出了“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总体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天津发展的空间布局。
正如参观者在天津馆生态环保厅内看到的生态宜居城市风光一样,天津的城市建设,集中体现了天津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和以人为本创造美好城市生活的精神。
在全球土地、淡水等自然资源日益紧张的大背景下,天津滨海新区在一片盐碱荒滩上通过土壤改良、生态修复、资源集约、能源再生等手段构筑城市自然环境,同时通过思路创新、合作共赢、多元保障等方式构筑城市人文环境,正是对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的充分演绎和积极实践。600多平方公里湿地,150多平方公里的水库,各具特色的生态环境正在精心培育,湿地和湖泊受到重点保护,大面积的绿化不断实施,海水淡化、清洁能源等积极推广,一片片人工森林,一块块绿地草坪,一条条生态长廊,五条蜿蜒的河流,绘制了滨海新区优美的生态韵律;百鸟迁徙,群鸥飞翔,织就了滨海新区人与自然和谐的动感画卷。滨海新区只是缩影,这样的变化发生在津城的每个角落,天津正逐步建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人们不会忘记两个“大干150天”,这是天津城市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规模市容环境综合整治。2008年初,天津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策:从当年3月1日起,大干150天,集中力量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不到半年,全市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自2009年3月1日起,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继续奋战150天,进行新一轮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以更加大气洋气、清新亮丽的城市环境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2010年3月1日,天津市又开始奋战300天,进行新一轮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通过把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向里巷、居民区延伸的方式,把更多美景送到市民的窗户外、家门口,使发展的成果直接惠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强调,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按照大气洋气、清新靓丽、中西合璧、古今交融、品位特色的城市发展思路,加快构筑生态宜居高地,真正把天津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城市规划要达到高水平,为子孙后代留精品,为未来发展留余地。城市建设要达到高水平,继续奋战300天,综合整治市容环境,让群众喝上更加干净的水、呼吸更加新鲜的空气、享受更加优美的环境。城市管理要达到高水平,严格实施《天津市城市管理规定》,深入开展“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活动,不断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和谐的生态宜居画卷展现眼前,津城百姓的生活幸福感正不断增强。
“四个着力”谱新篇
“褒贬不惊,为民;风雨不随,为实。”埋头苦干、持之以恒是天津工作的一大特点。
近年来,天津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加快调结构、促转变、增实力、上水平,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2007年8月起,天津用好项目大项目建设促进转变发展方式,围绕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选项目,按照“三个一批”(投产达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报批一批)干项目。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无人飞机航天器制造及应用、100万吨乙烯、1000万吨炼油……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天津。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天津克服各种风险和挑战,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紧紧抓住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扩大内需的良机,加大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全年突破5000亿元,接近天津两个“九五”或一个“十五”期间的总量。上半年完成投资2181.08亿元,增长45.4%,为15年来同期最高增速,为保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正是这一年,天津吸引了全中国的目光。
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6.5%和21.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4%和10.4%,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天津在全国率先做到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一体化,实现社会保险制度从城镇到农村、从职工到居民的全覆盖。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迈出实质性步伐,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同时,这年天津对外交流合作广泛开展,成功举办了首届全球绿色经济峰会、国际生物经济大会、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第八届中欧工商论坛、第二届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等重要展会。国内外资金纷纷涌入。截至2009年末,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有136家落户津门。全年实际利用内资1243亿元,增长35%。
也是在这一年,援建陕西地震灾区工作取得重大成果,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推进。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对天津工作长期的关心。2005年10月和2007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两次来天津视察指导工作,2008年11月对天津工作作出重要批示,2009年8月专门听取天津工作汇报,今年1月就天津援建陕西地震灾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并对天津工作提出了“一个排头兵”、“两个走在全国前列”和“五个下功夫、见成效”的重要要求。今年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天津团审议时,对天津工作着重提出四点意见:要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着力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要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着力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四个着力”的提出鼓舞了天津全市人民的干劲,津城人民感受到了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张高丽认为,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牢牢把握国家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历史机遇,天津奋起直追,迎头赶上;清醒看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天津时刻居安思危,决不松懈和畏难。要充分认识天津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占有的重要位置,更加自觉地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谋划和推动天津发展,力争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有更大的作为、做出更大的贡献。
有了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有了“五加二”、“白加黑”的天津精神,天津人民上下一心,奋力拼搏,真抓实干,“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为把天津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正在努力奋斗。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天津正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