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让看病过程更“阳光”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天津市卫生局获悉,从今年7月至明年3月,本市将全面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通过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推广电子病历信息管理,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加强综合医院儿科建设等系列措施,让百姓看病更放心更便捷。
据介绍,今年本市二级以上医院将试行临床路径管理,要求全市二、三级医院在其开展的医疗专业中至少遴选一个病种进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让医生按路径规定进行诊疗,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程序,防止医生开“大处方”。
针对手写病历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的问题,今年起本市医院将逐步推行电子病历信息管理。患者凭一张身份识别卡即可就医,历次诊疗影像检查、化验、手术、处方、用药等情况都将详细记录于卡中。
今年本市在各医疗机构全面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充实临床一线护士队伍,各医院临床一线护士占护士总数的比例不低于95%。
针对本市儿童就医紧张状况,本市将加强二、三级综合医院儿科建设,使47家二三级医院儿科床位不少于医院床位编制数的2%,保证儿科门、急诊每天24小时应诊,以方便群众就医。
规范诊疗程序杜绝“大处方”
记者从市卫生局获悉,今年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将试行临床路径管理,要求全市二、三级医院在其开展的医疗专业中至少遴选一个病种进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让医生按路径规定进行诊疗,防止过度医疗。
据介绍,所谓过度医疗是指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违背临床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超出病情实际需求进行的诊断治疗行为,包括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过度手术、过度护理等。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可从根本上解决过度医疗,即医院从检查、用药、手术、住院天数等方面制定一个规范诊疗程序,使患者住院前基本知道治疗费用、住院天数等,以避免医生开“大处方”、乱用药。
目前,本市已全面启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市卫生局成立了天津市试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负责组织全市临床路径管理的试行。到明年各医院在开展的医疗专业中每专业至少遴选1个病种试行临床路径管理。本市将利用两年时间,在全市二、三级医院试行临床路径管理,约束医疗活动的随意性,限制过度检查、过度治疗,使医疗过程更加清晰、透明,医疗服务成本测算更加科学,让群众享受到医改实惠。
47家医院儿科24小时应诊
记者从市卫生局获悉,为缓解儿童就医紧张,本市将加强二、三级综合医院儿科建设,47家医院二三级医院儿科床位不少于医院床位编制数的2%,保证儿科门、急诊每天24小时应诊,以方便群众就医。
据介绍,这47家医院二三级医院包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大总医院、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三医院、第四医院、一中心医院、三中心医院、四中心医院、五中心医院、人民医院、中研院附院、南开医院、公安医院、第二医院、第一医院、红桥医院、黄河医院、东丽医院、北辰医院、宝坻医院、武清医院、泰达医院、西青医院、蓟县医院、大港医院、静海医院、津南区咸水沽医院、塘沽响螺湾医院、港口医院、永久医院、海洋石油总医院、宁河医院、汉沽医院、大港油田总医院、大港社区医院、宝坻区中医医院、汉沽中医医院、静海县中医医院、塘沽中医医院、红桥区中医医院、东丽区中医医院、和平区中医医院、北辰区中医医院、蓟县中医医院、武清区中医医院、宁河县中医医院。
临床一线护士比例不低于95%
记者从市卫生局获悉,今年本市在各医疗机构全面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充实临床一线护士队伍。按要求各医院临床一线护士占护士总数的比例不低于95%。
根据要求,全市各级各类医院严格限制非护理岗位安排护士,控制辅助科室护士数量,最大限度地保障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置。本市还将对临床护士实行绩效考核,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量化,并作为护士晋升和评优的重要指标,以全面提高各级各类医院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到2010年年底,全市将创建10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30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和60名“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