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今天,津城入伏的第一天。进入伏天,也就进入了一年当中最炎热的盛夏,其实,入伏前一天,人们就感觉到了湿热难耐的“桑拿天”的滋味,但气象部门称,昨天的“桑拿天”只能称之为“小桑拿天”,因为比起真正的“桑拿天”,全天空气湿度还不是很大。
昨天,津城雾气迷蒙,尤其从空调房外出,如同进入热气熏天的蒸笼一般。气象监测显示,昨天本市最高气温超过33℃,人体实际感觉温度34℃以上,凌晨3时,最大空气相对湿度达到79%,而下午3时左右,最小空气相对湿度也在53%以上,所以人们提前感觉到了“伏天”的闷热。
今年一个中伏
暑热天不一定少
今年伏天是30天,是否意味着今年暑热要少些呢?气象专家解释,去年由于两个中伏,伏天有40天,今年伏天只有30天,但并不意味着暑热的天数就少些。因为伏天的计算以农历为准,但是从气象学上讲,数伏和气温变化没有直接的关联性。今年7月19日开始入伏,8月7日立秋,同时,8月8日也是末伏开始日。暑热天儿多少,还取决于副热带高压在华北地区停留的时间长短,势力的强弱影响。
第一周 气温不太高
从目前的气象预报分析,津城新一轮降水正在行进途中。今天白天有轻雾,白天气温不算高,最高在31℃左右,夜晚本市有可能出现大到暴雨。伏天期间,往往暴雨来临之前,或“大暑”节气前后,有可能出现湿热难忍“桑拿天”。所谓“七下八上”就是七月底到八月中旬,华北地区进入盛汛期,本市也进入了主汛期,这个时期也是夏季强降水集中期,防汛到了最关键的时期。入伏第一周,由于强降水出现,气温不会太高,周内最高气温33℃左右。
暴雨可能性增加
每年7月中旬,随着副热带高压北抬,带来西南太平洋上暖湿气流,遇冷空气后,触发大范围降水,上冷下暖,很容易形成冷暖对流,尤其是在傍晚,形成局地性强降水。有些年份,受登陆北上台风影响,华北地区也有大暴雨出现,但绝不会像江南、广东一带,经常出现暴雨,形成洪涝灾害,原因是南方地区江、湖泊面积大,水汽条件充分,副热带高压对南方的影响远远大于北方。去年7月份本市有过两次暴雨的记录。
从气象预报分析,今年2号台风康森对我国海南、广东等省构成威胁,制造了多起暴雨、特大暴雨等灾害性天气,但康森不会北上,更不会对华北地区造成灾害性天气。
专家提醒,伏天潮湿闷热,食物容易发霉变质,尽量吃新鲜的食物,防止腹泻发生。尽管入伏了,人们也不易久居空调房,适当出汗可以帮助人体散热。(记者梁爽 通讯员赵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