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主持人:我们现在可以看到雨带北移,北方大洪水的可能性增大,是不是可以说我们不用再去担心南方的汛情,它正在减弱呢?
刘志雨:不能这么说。降雨,它有它的不确定性,按照规律来说,主雨期移到北方,但是也不能排除降雨带要南撤。
主持人:南撤,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吗?
刘志雨:有。像我们今年长江流域6月份发生的一次洪水,就是13号到28号那一次吧,中间我们当时是考虑,这个季节应该雨带要北移,甚至到江淮,但是它很快就回来了,造成江西、湖南又一次比较强的暴雨,导致了洞庭湖、鄱阳湖今年都发生了比较大的洪水。
主持人:这种北移之后又再南撤的这种雨带的状况,在往年常见吗?
刘志雨:应该说不是常见,但是有这种可能。
主持人:难道在南方还有可能会出现像98洪灾这样的流域性洪水吗?
刘志雨:因为洪水这种时间它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到目前为止的话,长江的水位比较高,再加上上游的话,长江7月份乃至到9月份,它是一个发水的季节,如果上游一旦发生比较大的洪水,也不能排除给下游防洪形势造成更大的影响。
主持人:假如出现这样的情况,您担心会发生什么?
刘志雨:担心比现在的范围或者强度更大的洪水。
主持人:有没有可能我们在七下八上这个季节当中会出现南北同涝?
刘志雨:这个来说历史上发生过。
主持人:发生过。
刘志雨:对,像98年。今年来说的话,跟98年的信号有所相似,但也不是完全相似,所以我们是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但是不能说今天就百分之一百的同时几个流域发生洪水,所以从防御来说,还是要做这方面的准备。
刘志雨:这次我们相当于从17号的时候,我们结合气象预报,就研判出三峡这一块儿可能会出现建国以来最大的洪水,这个流量有可能突破7万立方米/秒。
7月20日清晨,流量高达7万立方米/秒的特大洪水,直扑三峡大坝。经过大坝拦截,浑浊的水柱从9个泄洪深孔喷涌而出。这是三峡工程自2009年基本建成后经受的首次特大洪水考验。
主持人:所以就会有人说,我们已经经历过了考验,就算是有那个洪灾也不用去担心,是这样吗?
刘志雨:不能这么说。
主持人:为什么?
刘志雨:因为这次洪水尽管流量超过98年,但是我们知道98年,实际上超过5万的发生了6到8次的过程,今年超过5万的是第一次。而且对洪水来说,不光是洪峰流量,我们还要关注洪水的总量,假想如果未来长江上游连续发生比较大的洪水,那这个来水量就比较大了,那就给三峡的调度带来一些挑战。所以这个的话,并不是说我们现在抗御了7万的大的洪峰流量,意味着就没有担忧了,我们还要注意,假如这个雨一旦下到中下游,长江上游主要是拦蓄上游的来水,给中下游洪水错峰,减轻中下游洪水的压力,但是你假想,一旦这个洪水发生在中下游,那这个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所以也就是说,长江三峡有巨大防洪的效应,也并不是说有了三峡就解决了。
面对首次“大考”,三峡工程从容地发挥拦洪、削峰、错峰作用,洪峰出库时流量减为4万立方米/秒,为下游防洪削峰3万立方米/秒,极大减轻了长江中下游的洪水压力。
主持人:现在网络上有很多人找出比如说03年的报道,当时是说有了三峡之后我们就可以抵挡万年一遇的洪水,还有2007年的报道说,有了三峡之后我们可以抵挡千年一遇的洪水,有很多的说法。就会有人疑问说,不是有了三峡水库我们就不用担心了吗?
刘志雨:不能这么理解。因为我们国家,它是一个暴雨洪水频发的国家,基本上平均两年就有比较大的洪灾。像对长江来说,我们历史上在重庆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11万立方米每秒的大的流量,所以防治水患始终是我们国家一个心腹之患,或者是重要的、长期的任务。这几年我们随着水利工程投入的加大,还有主要江河治理取得的成效,我们防洪的能力、防洪的标准大大提高了,但是还远远不够,
我们防洪标准还是有限的,现在还不能抵御百年以上,千年、万年这样的洪水。
主持人:不能吗?
刘志雨:不能完全抵御,只能是减轻,我们可以通过三峡的调度,再加上分洪区的应用,能大大减轻下游的洪水造成的灾害,但是并不是说就没有灾了,不可能,因为现在中下游泄洪的能力还是有限的。
主持人:所以可能就会有人疑问,因为我看到他们把这些报道综合在一起做一些比较,既然说当年可以抵挡,现在只能说是减缓,大家可能会对三峡有一些疑问。
刘志雨:可能我觉得网民有些误解了,我们从来没有说过建了三峡以后就能抵挡
长江流域所有量级的洪水,没有这么说过。
主持人:您是说这样的说法也是不科学的。
刘志雨:对,因为我们现在各大流域都有防洪规划了,建三峡只是防洪功能措施的一个方面,并不是说建了三峡以后,长江的所有的洪水都能拦蓄。
山洪爆发,谁来预警?
中小河流受灾严重,存在怎样的隐忧?
7月13日凌晨,云南省巧家县小河镇因突降暴雨而引发山洪,洪水涌入小河镇集市,冲毁临河沟房屋,致使1200余人受灾,22人遇难,23人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