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交河故城遗址,当年大营客曾到过这里 清末时期,王子滨生活在杨柳青的子牙河畔。两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靠父亲留下的一条破船,在子牙河上为人运送货物,挣点钱养活儿子和她自己的母亲。不想天不佑人...">
![]() |
|
|||
| align=center bgcolor="#E0E0C9" warp>新疆交河故城遗址,当年大营客曾到过这里 |
清末时期,王子滨生活在杨柳青的子牙河畔。两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靠父亲留下的一条破船,在子牙河上为人运送货物,挣点钱养活儿子和她自己的母亲。不想天不佑人,王子滨6岁时母亲也撒手人寰。幼年的王子滨与年老的姥姥相依为命,19岁时,姥姥也去世了。乡亲出主意,孤身一人的王子滨离开家乡去新疆伊犁找舅舅。
经过一年的艰难跋涉,王子滨终于到达伊犁,却得知舅舅已去南疆阿克苏。好在天津商会扶持新来的大营客,给他提供经费去南疆阿克苏。王子滨以后的生活逐渐稳定富裕,也娶妻生子了,可谓过了几十年的幸福生活,唯一不能如愿的是他非常思念故土杨柳青,梦里常出现子牙河。思乡情结使他备受折磨,因路途过于遥远,他无法回乡。
王子滨临终时,拉着女儿的手,含泪恳求女儿一定要去故乡杨柳青看看,以了却他的这一心愿,一定要抓一把子牙河畔的土,带回新疆撒在他的坟上。
后来,他的女儿终于回到故乡天津杨柳青,去子牙河畔挖了一大包家乡的土。回到新疆阿克苏后,她不光把家乡的土撒在了父亲的坟上,凡是祖籍杨柳青、已经去世的亲戚朋友的坟上她都撒了,以告慰那些在天魂灵的思乡之情。
家住杨柳青盘香胡同的晏万达,1875年随左宗棠西征大军“赶大营”,奔走效力军营。至甘肃安西府时不幸患上伤寒,病死于安西客栈。
消息传到杨柳青,晏万达的妻子思夫心切,在生活十分困难的状况下,她毅然决然地让儿子晏恩钰去寻找亡夫的尸骨。晏恩钰遵照母命,自杨柳青赴甘肃安西府,以滴血认亲(咬破中指滴血于尸骨上,如能浸渍便可判定为亲属)的传统之法去寻找父亲尸骨。遗憾的是,始终没能找到父亲的遗骸,父亲终于没能埋葬在家乡的热土中。
今年81岁高龄的高健飞老先生,祖籍是杨柳青十六街人,现在居住在新疆乌鲁木齐。多年来,老先生一直与家乡杨柳青的本家高姓人有联系,书信一通,电话一打,互相问候一句,心里就踏实许多。不想,近几个月高老先生突然和杨柳青的本家失去联系,寄到杨柳青的信都因“查无此人”而退回,打电话也说是空号。高老先生慌神了,打长途电话找到我,希望我能想办法帮他找到本家亲人。我通过派出所找到他的亲人,原来,杨柳青十六街整体拆迁,高老的本家亲人已搬家到别处。亲人的电话找到了,相隔万里又能通话了,老先生又能吃香甜饭睡安稳觉了。
这一沉甸甸的思乡情怀,哪一位赶大营后裔的心中没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