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报讯(记者闫涵实习生周苏玥马楚函肖宇)本市的防汛排水综合信息系统经过多年不断提级改造,目前已建成气象信息预测分析、雨量自动采集、河道液位实时监测、泵站运行远程监测、积水片视频监测和防汛调度会商决策指挥等六个子系统,犹如安装了“千里眼”、“顺风耳”,使防汛决策更加准确快捷。
据悉,降雨来临前,气象信息预测分析系统利用气象雷达接收气象云图,实时了解大范围内气象变化趋势以及天津和周边地区短时天气变化情况,并同步接收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情况分析;通过气象可视会商系统,随时与气象部门沟通天气变化情况。根据降雨预测,可提前降低泵站水位、腾空河道。
降雨来临时,自动雨量采集系统通过设置在市区的26个自动监测点,采集回传降雨数据并自动分析,反映实时降雨情况。河道液位监测系统通过安装在全市所有二级河道、排水河道和污水处理厂进水口的35套河道水位监测设备,实时回传河道水位数据,同时可根据当前水位自动计算河道调蓄量,启闭河道闸门。泵站运行远程监测系统通过安装在91座重要泵站的远程监测设备,实时掌握泵站水位及机组运行数据,及时调整机组运行数量。
最后,防汛调度视频会商系统通过网络将调度指挥中心与市防办、市区排水管理所和机电安装维修所连接起来,实现防汛视频会商,各级领导和防汛人员能够面对面交流,使防汛决策更加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