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做“四有”好老师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北方网 作者:韩宝祥 编辑:尹辰辰 2016-09-20 16:05:17

内容提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个重要的场合反复强调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总书记用十分通俗、形象、准确的语言强调了对青少年进行正确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对总书记有关讲话的认真学习,我们深深领会到所谓“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做“四有”好老师

  ——天津市第一百中学 韩宝祥

  天津北方网讯:2014年五四青年节当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他在讲话中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同该校师生举行座谈会并发表讲话。习近平指出: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个重要的场合反复强调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总书记用十分通俗、形象、准确的语言强调了对青少年进行正确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对总书记有关讲话的认真学习,我们深深领会到所谓“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实际上包含了以下几个内涵:一是教师要帮助学生从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观念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观念才能引导出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能产生好的结果,人才能走好圆满幸福的人生。反之,必然是由于观念的错误导致行动的错误,最终会自食恶果,以失败而告终。二是在确定好正确人生观的前提下,教师要帮助青少年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观念重在当下,理想关注未来,圆满的人生须要既关注当下,又要成就美好的未来。三是要有积极的行动,正确的观念须要付诸行动才有意义,美好的理想更需要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

  由此可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何等重要!衣服的扣子扣错了可以重来,而人生第一粒扣子如果扣错了,要想纠正将会相当困难,一旦错误的观念形成,要想改变它,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一个错误的行动所产生的恶果也很难改变。所以古人讲:“入门须正,立志须高”,意思就是要走好人生开始最关键的几步。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习总书记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教育课题。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礼记?学记》中有一句话是“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思是建设国家,管理公众事务,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事情。这里的教育不单是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而且这样的教育也不单单是知识技能的教育,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教育,归根结蒂是做人的教育。

  《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古人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里所说的“修道”和“传道”正是老祖宗所讲的教学任务和内容。这里所说的“道”,是指天道和人道,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学为先”,就是指把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教学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周礼·保氏》中说:“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里所讲的“礼”、“乐”主要是文化道德教育,也就是做人的基础教育,而后面的“射”、“御”、“书”、“数”是知识技能的教育,古人始终把做人的基础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先学会做人,品德好了,行有余力,才可以学习文化知识。古人重视教育,总的来说是教人如何做有道德的仁人君子,做人教育永远是第一位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种提法真正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这个教育目标的确立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智慧,是党的教育方针的目标化、具体化。这一目标的的提出必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大力弘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为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014年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比利时欧洲学院谈到中华文明时曾说:“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在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习总书记的这段论述深刻地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做人教育,提倡“教学为先”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保证了中华文明历经5000年的风雨沧桑而没有中断。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于今年3月份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阐述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决定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同时要求要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认真落实《纲要》精神,将逐步改变我国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重知识技能教育轻做人教育的不良教育现状,使教育真正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如何圆满完成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向全国教师发出的关于做“四有”好教师的号召,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总书记指出: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老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

  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习总书记的号召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教育的核心,对如何做一名好教师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努力方向。

  我国唐代学者韩愈给教师下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定义从职能上对教师做了非常精当的诠释,所谓“传道”就是传授宇宙人生的大道理,而要传道,自己就必须“悟道”或“得道”,因为“以其昏昏”是不能“使人昭昭”的。“悟道”一靠学习,二靠修炼,修炼也就是心性的涵养,也就是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修炼是我们悟道必须的、重要的途径。“授业”就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是“术”的层面,“解惑”则是解答在传道、授业中学生提出的问题。韩愈把“传道”放在第一位,把“授业”放在第二位说明他充分认识到教育过程中传道以及教师得道、学生悟道最终得道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当终生学习,终生修炼,求知,明理,开慧,这样才能成为“四有”好教师,才能有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的能力,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应该自觉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是人类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产生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是学校教育最基础的、不可缺少的内容。研读古代经典对师生治学修身、熏陶性灵、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味以及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80年校庆时的讲话中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教师与学生是教育的统一体,优秀的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而崇高的理想,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既成人又成才。而学生的不断进步又能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教育境界的不断提升,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在这个由教师和学生构成的教育统一体中,教师始终起着主导作用,而贯穿教育始终、不可或缺的是德性的显露与充盈。(北方网编辑尹辰辰)

下载前沿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