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古镇保护留存文化根基 让百姓记得住乡愁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北方网 作者: 编辑:袁野 2016-10-03 08:35:51

内容提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党的十八大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新要求。日前,2016年天津市走基层看文化活动来到了西青区杨柳青镇和蓟州区渔阳镇西井峪村,这里特色文化古镇保护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天津人留下了浓浓的乡愁……
天津古镇保护留存文化根基

  天津北方网讯:“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党的十八大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新要求。日前,2016年天津市走基层看文化活动来到了西青区杨柳青镇和蓟州区渔阳镇西井峪村,这里特色文化古镇保护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天津人留下了浓浓的乡愁。

  非遗“打底”杨柳青镇创5A进行时

  “我们正在朝着文化旅游镇的目标去打造,并正在努力创建国家5A级景区。”西青区杨柳青镇副镇长潘峥告诉前沿新闻记者。

  为了保护古镇的“原汁原味”,杨柳青镇计划在三到五年内让镇内的街景立面、地标性建筑都融入民俗元素,让整个城镇充满文化符号和文化气息,重现古镇繁华、兴荣的景象。

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古镇风貌
杨柳青镇依托文化发展相关产业

  据了解,杨柳青镇将在古镇中心镇的基础上,从如意大街、石家大院向外扩展,将保护面积由26.5公顷扩大到35公顷,让老居民区也作为文化留存保护起来,在文化传承的同时,与商业结合,发展经济反哺文化和文物保护,形成双方良性循环。

  目前,对杨柳青古镇保护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效益,以石家大院为例,最初年接待人次仅有几千人,经过多年保护、挖掘,现年接待量达到了30万人次以上。

  潘峥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挖掘运河文化,将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与杨柳青年画、香塔老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弘扬杨柳青镇的年画文化、民俗文化、运河文化、赶大营文化、津商文化,用展览、节庆活动等形式,让杨柳青镇成为一个文化产业吸引人、文化产业集聚人的花园小镇,成为天津乃至中国文化符号代表。”

  “石头村”散出文化味儿

  蓟州区渔阳镇的西井峪村,虽然与蓟州城区仅有一山之隔,但这里依然保存着大量古朴的民居,是全国闻名的历史文化名村。

  石墙、石屋、石街、石景……石头是这里独特的文化符号,村子里号召大伙保护老房子,不过在这保护与现实之间,还是摩擦出了火花。

  “比如,年轻人准备结婚,一看老房子,女孩有可能就不愿意了,保留还是拆,都比较纠结。”西井峪村的村书记周维记说。

  不过这种情况在专家们到了村子后发生了改变。2016年5月份,渔阳镇政府聘请了天津市规划院旅游专业首席顾问李谦和他的团队来到村里,给村子发展带来了全新的理念。

西井峪村的石头独具特色
带领农民考察学习

  “我们从2002年开始搞旅游,现在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了,而且镇里把专家送到了家门口,我从心里感到很高兴。”周维记说。

  但是要真改起来,可没那么容易,李谦团队先在村里开设了乡村课堂,给村民们讲案例,听过之后,村民想法没改变。于是,他们又带着村民出去考察,考察完了之后,村民还是感觉自己没关系。

  “所以,我们就想一定要让改变发生在老百姓身边,让他看到老房子挣钱了,他们就认可了。”李谦说。

  于是,他们先在两个院子进行了“精品民宿”的示范改造,对一些不想大动自己新建房子的村民,设计团队还提供了“优选农舍”的改造方案,在房子内外加上石头元素等,提升文化品位。结果效果非常好,在这个“黄金周”里,“精品民宿”试运行期间每晚的价格就达到了1000元,而且被预定一空,很多游客是从北京、上海专门赶来的;而“选农舍”每天也达到了248/人,只含早餐,这比以往150元包三餐,价格高了不少,老百姓赚钱了,心里也有点“亮”了,原来老房子不拆也可以变得很好。

  “中国所有的乡村都很美,只要把‘脸’洗干净都好看。所以这一次我们聘请了世界著名建筑师王振飞进行设计,他在世界上第一个用参数化的方式对西井峪村进行了设计。”李谦说,“王振飞既保留了石头这一独特元素又能赋予新意、设计感,村内所有的空间元素,包括广场、道路、灯饰、旅游厕所等都是与石头风格统一的不规则形的。”

  前不久在美国哈佛大学的学术活动中,王振飞特别将西井峪村的设计案例与全球的设计师进行分享,得到了国际专家的认可。

“精品民宿”外部
“精品民宿”内部
改造后的院落
优选农舍

  下一步,西井峪村计划用三年时间让村子更像乡村,将把通过村集体将村里闲置院落收回,进行提升改造、招商和运营,引进工作室、民宿、小餐饮等,并引导村民在村中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现在村里养牛、养羊的,还可以继续进行农事活动,以前放牛的大伯还在放牛,不同的是,他变成了带着一批人去放牛,一边放牛一边给给游客故事,将放牛变成了农事体验活动、变成了亲子游。”李谦说。

  另外,参加农事体验活动的收获以及村里的特产核桃、柿子等,还可以变成伴手礼。

  “鸡鸣狗吠、春耕秋收,这才是农村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我们不希望这个村子以后看不到牛、看不到羊了,我们始终要保持这种生产生活的方式,真正吸引人来的是这个村的文化。”李谦说。

  现在,西井峪村不少村民都争相邀请李谦团队为他们的老房子进行改造,村民观念有了飞跃性的变化,村子发展变被动为主动。

  而看到村子的发展,让村里的年轻人也改变了择业观念,大学生周云龙就是被村里旅游发展理念所吸引,毕业后回村工作的。

  李谦告诉前沿新闻记者,精品民宿和优选农舍的点位达到一二十个的时候,这个村的活力就体现出来了。他们现在的工作就是播种种子,村民才是真正的主人,他们第三年要做好“交棒”工作,让“种子”发芽,保住这个村的建筑文化、生产文化、生活文化。

  西井峪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更有一种浓浓的乡愁,通过乡村文化共同体,村民们逐渐找到了文化自信。同时,农家院水平的提升也带动了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从而带动了客源结构和消费结的调整,为整个蓟州区旅游供给侧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前沿新闻记者霍艳华)

下载前沿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