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俄达门巴村一年翻身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人民日报 编辑:李彤 2016-11-27 06:42:16

  10月26日,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折多山上,贫困村俄达门巴村迎来了一场盛会, 50多家旅游企业来到这里,参加“木雅圣地”景区推介会。

  “俄达门巴”,藏语意思是迁徙来的部落,这里的牧民分散在偏远的牧场,缺技术、缺门路,增收难。然而,这里也是贡嘎生态河谷核心区,也是著名的木雅文化核心区。得益于旅游扶贫,俄达门巴村一年翻身,村民们走上了致富新路。

  不能让村民守着金饭碗,再过穷日子。旅游扶贫,规划先行。去年,四川省委统战部和相关部门对接甘孜州全域旅游规划。实施保护性开发,统一战线同心林工程出资30万元,整合相关部门绿化资金50万元,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脆弱的生态得到了保护。

  高原上每一块草地、每一幢藏居都是动人的风景。今年8月7日,位于俄达门巴村的“木雅圣地”景区正式开园,雪山草原,圣湖古寺,再加上独特的藏族木雅文化,短短两个月,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这里旅游资源潜力大,一定能让村民旅游脱贫。”木雅景区负责人李华能说。

  如何让村民从产业中受益?村集体以集体资产入股,与景区按2∶8进行收益分成,并实行保底分红制度,今年分红就有85万元。另外,村民将49套定居房租赁给公司,打造成客房。资源变资产、牧区变景区的同时,牧民也变成了股民。

  目前,村上有48人成为景区员工,其中扶贫对象15人。说扎是该村的贫困户,去年5月来到景区打工,算起自己的收入账来眉飞色舞:“不离村能上班,已经领了2万多元工资,500多元集体分红,还有470元的保险,加上放牦牛收入2000多元,日子好过多了。”

  景区成了大家的,签订开发合约、拟定村规民约,行为有约束。对企业来说,须向村民优先提供40%的就业岗位,必须按时缴纳村集体的保底分红。对于村民,新修房屋必须符合规划,就业必须经过岗前培训。一句话,“都是为大家好。”

  俄达门巴村统筹推进产业扶贫、智力援助等工程,精准帮扶37户贫困户。“预计今年贫困户人均增收3000元,按期脱贫,一点问题都没有!”村支书松桑满怀信心。

  10月28日,省委统战部驻村“第一书记”井钟又来到村委会,与景区负责人和村干部一起商量推介会后的事。“我们解决不了的,可以请其他部门支援。”井钟说。

  一年多来,省委统战部作为定点帮扶牵头单位,与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民族学院等密切配合,携手支持俄达门巴村脱贫奔小康。通村路、打水井、农网改造等基础建设加快推进;联系华西医院专家免费义诊,农业专家实地测土,每户贫困户领到10头牦牛……

  许多村民不会说汉语,今年6月,四川省中华职教社伸出援手,组织40名干部群众学习汉藏双语和其他技能。

  “集聚各方面力量,支持和参与贫困村建设,才能不让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省委统战部机关党委书记魏在田说。

下载前沿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