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全世界都听到《国际歌》——追忆我的大姑父李季达(图)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北方网 作者:王坤口述 孙健整理 编辑:曲璐琳 2017-01-17 15:25:33

内容提要:我的大姑父李季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1900年出生于四川省巫山县城关镇一个商人家庭。1919年考入留法勤工俭学四川分会设立的预备学校后,投身“五四”运动。1920年在赴法国勤工俭学期间,与周恩来、邓小平、赵世炎、陈毅相识。

李季达

  天津北方网讯:我的大姑父李季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1900年出生于四川省巫山县城关镇一个商人家庭。1919年考入留法勤工俭学四川分会设立的预备学校后,投身“五四”运动。1920年在赴法国勤工俭学期间,与周恩来、邓小平、赵世炎、陈毅相识。1922年在法国加入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成为中共旅欧法国支部成员。不久,同郭隆真、聂荣臻、蔡畅等人,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深造。1924年7月,他同赵世炎、陈延年、王若飞等一起回国到上海,投入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

  1925年6月,李季达奉命调来天津,担任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他在义庆里17号(今和平区南京路天津世纪都会)设立天津地委机关。

  1925年,“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他领导天津地委组织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声援这场反帝爱国运动,使天津的工人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926年2月7日,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天津各界“二七”纪念大会在天津南市第一舞台召开。会上,李季达登台讲话,在谈到要纪念“二七”死难烈士时,他说:“三年前的今天,先烈们赤手空拳和握有枪炮的反动军阀搏斗,他们宁死不屈,虽然受着深重的压迫,生活十分贫困,但绝不为金钱、地位所利诱……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好儿女!”一年后,他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正当革命形势蓬勃发展之时,奉系军阀卷土重来,疯狂镇压革命运动。1926年8月,李季达和傅茂公(即彭真)等组织和指挥了北洋纱厂工人罢工斗争,通过罢工重新建立起工会组织。到10月初,在法租界24号路普爱里72号楼上,成立了天津城市工人俱乐部。1927年1月,在天津城市工人俱乐部参加会议的30多名天津地下党团组织领导人被捕,全部关押在法租界工部局西开分局。为了阻止法租界工部局向中国当局引渡,李季达通过新闻界的关系在报上披露了捕人的消息,又聘请律师为此案辩护,迫使法方释放了被捕人员,使天津地下党组织免遭破坏。

  在此期间,我的大姑父与天津地委妇女部部长王贞儒,在革命工作中产生感情,经组织批准于1927年元旦结婚。他们租住的婚房是南京路集贤里17号,其公开身份是小学教师。多少年后,王贞儒在《悼亡夫季达》中所述:“季达多才多艺,工作累了他就拿起萧,我则以笙相伴,我们吹《国际歌》,怕人听到不敢大声只能拿小声地吹片段。我总觉得不尽兴,说什么时候能完整地吹国际歌就好了。季达说:‘等胜利了吧,到时咱们痛痛快快大声地吹,让周围的人都听到。’那时我们坚信‘英特纳雄耐尔’一定会实现!”

  中共天津地委旧址(今和平区长沙路求志里)

  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4月18日,奉系军阀将早前逮捕的江震寰等15名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杀害。为使天津地下党免遭更大损失,根据上级指示,李季达疏散了大部分党员,而他们夫妇仍坚持留下来开展地下斗争。李季达一面要求各党组织谨慎行事,一面把党的重要文件和天津500名党员的名单,存放在法租界浙江兴业银行总行(今和平区滨江道与和平路交口)第一号保险箱内,并将天津地委机关转移到松寿里79号(今和平区河北路崇仁里),后转移到求志里17号(今和平区长沙路求志里),这里也是天津地委最后一个机关。

  1927年8月,由于叛徒的出卖,他们夫妇也不幸被捕。李季达在狱中受尽敌人的严刑拷打,但始终坚贞不屈,保护了党的机密。11月18日,他与粟泽、姚宝元一起被杀害于白骨塔刑场。在赴刑场的路上,李季达站在刑车上,面对众多的群众,慷慨陈词,宣传革命道理,高呼革命口号,英勇就义时年仅27岁。

  1949年年初,天津和北平相继解放,我的大姑妈按捺不住喜悦心情,奋笔疾书:“季达,我们胜利了,新中国就要成立了,你的愿望实现了!从你牺牲后我再也没有摸过笙,现在我们可以大声地吹《国际歌》了,让全世界都听到!”新中国成立后,王贞儒任天津市革命博物馆第一任馆长,1956年接受了中央人民政府颁发的李季达烈士证书。

  李季达内侄女王坤

  我是1949年出生的,从记事起就知道大姑父的革命经历。他牺牲后我大姑妈一直未嫁,在娘家的屋里一直挂着李季达烈士的遗像。大姑妈从小教导我,长大了要做大姑夫这样的好人。我是中学教师,也经常把李季达烈士的革命故事讲给学生,要他们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也告诉孩子,要学习先辈的革命精神,继承烈士的遗志。孩子成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

  多年来最能震撼我心灵的,就是李季达烈士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当我每一次听到《国际歌》那令人振奋、激昂的旋律时,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们当年在天津地委机关那间普通的房屋里,一边小声吹奏《国际歌》,一边畅谈革命理想的感人情景。正如方志敏烈士所说的那样:“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这是李季达烈士革命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这些烈士后代所要继承的革命遗志。(北方网编辑曲璐琳)

  

下载前沿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