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君:塘沽湾新城“微城市”建设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北方网 作者: 编辑:尹辰辰 2017-07-22 16:49:00

内容提要:7月21日,由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联合举办的2017中国新型城镇化高峰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办。中建新塘(天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伯君进行主题演讲……

中建新塘(天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伯君

  天津北方网讯:7月21日,由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联合举办的2017中国新型城镇化高峰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办。中建新塘(天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伯君进行主题演讲,以下为文字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真诚地欢迎大家来到中建塘沽湾。今天,我非常荣幸地与大家分享塘沽湾微城市建设实践。我的发言主要有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塘沽湾起源与发展

  2011年7月,滨海新区政府与中建股份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启动新城镇约21平方公里土地城镇化开发,即塘沽湾。

  中建总公司官庆董事长、王祥明总经理等领导给予了我们项目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祥明总至2014年底一直兼任我们公司首任董事长。在他的带领下,我们迈出了中建探索新型城镇化最关键的一步,实现了第一轮业务链闭合,开创了中建真正参与土地一级整理的先河。规划提升、实施方案、土地整理授权、融资落地等最为艰难的前期工作纷纷取得突破,项目还获批为“示范小城镇试点”和“国家低碳生态试点城镇”。

  之后,在中建方程贺海飞董事长的直接领导下,塘沽湾迎来了全面的建设时期,土地征拆、基础设施建设、还迁区建设、百姓安置、土地出让、产业导入等工作全面铺开,期间入围了“天津市节能减排综合示范城区”。塘沽湾已完成投资额超65亿元,城市雏形初现。

  在综合城市建设实践基础上,我们总结提炼出了“中建微城市”初步模型。“微城市”是一个包括居住、就业、生活以及各种社会公共服务等功能在内,具有自生能力的一个城市中的“城市”,是将人、自然、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个相对独立、宜居便捷、和谐美好的城市。我们考虑微城市与城市周边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协调、互动关系,在选址上主要考虑一线城市非核心地段以及二线城市核心地段,在5-15平方公里的区域,能够容纳15万左右常住人口。我们希望将塘沽湾打造成为一座特色鲜明的“微城市”,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引领生活方式,实现居住舒适、产业繁荣、自生能力强的可持续发展。

  和国内的城市建设相比,中建微城市规模虽相对较小,但是小而全,小而精,城市的各项应有功能一应俱全,满足居住、就业等需求,拥有较高的城市品质。可以说,塘沽湾是在“一张白纸”上绘出美景,运用最现代的理念和最先进的技术,充分体现专业化、精致化、自营化、特色化的特征,让居民更好地享受城市生活。

  第二部分:塘沽湾微城市项目模式

  在塘沽湾的开发和建设中,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股东单位特别是中建六局和滨海新塘公司给予了我们充分的信任和帮助,在此,我代表项目公司向你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塘沽湾采用城市综合建设模式进行开发,滨海新区政府给予中建充分的授权和政策支持,平台公司完成从初期的规划设计到土地征收、安置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土地一级整理全过程工作,参与到部分二级房地产开发和城市运营管理工作,向政府提供“一站式、全要素、系统化”城市综合建设服务,最终将实现“交城市的钥匙”。

  中建是全球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拥有建筑全产业链优势、全生命周期服务实力、优秀的综合管理能力,有能力打造“微城市”的各类城市载体,具备十分明显的城市综合建设一揽子服务比较优势,打破了过去一级土地整理、二级房地产开发、三级城市运营管理彼此分割状态,可以以全产业链模式开发建设微城市。微城市的实施,实现了中建由过去的“盖房、造区、建镇”再到“建城”的新突破。

  中建以全球化视野、全产业链持续推进城镇化建设。塘沽湾的建设打通了上游土地整理业务和下游城市运营管理业务,推动了中建业务板块协同合作,最大程度上发挥了“N位一体”优势,实现了产业链条纵向连接与产品价值横向叠加。

  第三部分:塘沽湾微城市建设成果

  这片土地曾经是典型的北方农村,经济落后,生活环境差。通过不懈努力,我们让原本落后贫穷的村镇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实现了地区经济、民生需求与企业商业价值的统一,做到了政府、百姓、中建三方满意。总结起来,主要取得了以下成绩:

  1.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提升。注重原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按照低碳、节能、绿色理念进行规划和建设,打造生态绿色空间,培育水城共融的生态体系,全面建设海绵城市示范区,让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塘沽湾地块综合容积率1.5,正在规划建设海河带状公园为主的绿廊网络,建设人车分流的慢行步道全覆盖体系。

  2.生活品质得到全面提高。近百万平方米绿色建筑正在拔地而起,2000余户老百姓已还迁入住,商铺、幼儿园、小学、菜市场、公园等相继投入使用,引入了教育、医疗优质资源,公共服务和设施配套逐步完善,百姓生活品质得到全面提高。还通过CSA现代农场实践、农民就业培训,改变了劳动力脱离土地后的就业方式,项目区直接间接解决就业5400人左右。

  3.经济结构得到持续优化。通过初期人口导入,带动了产城融合,实现了产业多元化,突破了传统小农自然经济局限性,促进了地方产业升级、消费升级与地方财政升级,推动了地方经济整体发展。

  4.土地开发模式实现创新发展。在中建内部率先搭建了一整套成熟的土地整理业务体系,通过示范镇等政策实现项目整体立项和融资,通过土地出让金全额返还实现项目商业模式闭合。还推陈出新编制了安置房建设、绿色建筑设计及施工等标准,引领行业发展。

  5.投资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项目投资带动比效果显著,推动了中建业务板块有机联动,特别是带动了设计业务、施工总承包业务,增强了中建参与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部分:塘沽湾微城市建设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下面,我结合塘沽湾微城市建设实践,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我们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几点经验:

  一是坚持“政企合作”。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参与和指导,在微城市开发建设中,我们与天津市、滨海新区和新城镇三级政府均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了交互式的合作。在滨海新区政府给予平台公司充分授权的基础上,项目依托职业化的管理体系,通过高效的市场运作,逐步构建了“政府提要求,企业交钥匙;政府定清单,企业自主经营”的合作方式,形成了目标一致、分工明确、合作紧密、决策高效的机制保障。

  二是落实“以人为本”。坚持参与型共建共享,让本地农民切实分享城镇化“红利”。通过建设高品质商品房安置、实施宅基地换房,让百姓安心原址回迁,使居者有其屋;通过培训提高劳动技能,通过产业导入提供就业机会,让百姓生产方式得到优化;通过农改非、村改居、集改股,缴纳城市社会保险,让百姓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得到更新,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

  三是践行“生态宜居”。我们坚决摒弃过去“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确立了以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为内涵的建设目标,还通过建设亲水、亲农的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在龙达农业生态城的基础上,规划8000亩新型农业示范带,探索都市农业运营模式,努力实现“将绿色还给土地”“将海河还给市民”“将活力还给城市”三大目标,为居民“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我们邀请全球顶尖设计公司进行策划定位,打造现代化低成本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实现微城市集约型规划布局。我们正在建设全覆盖慢行步道体系,让居民享受海河时光。

  四是实现“智慧毗邻”。运用互联网+的理念和技术,正在策划建设智慧街区信息管理平台,与政府平台结合起来打造智慧管理工具,构建“微城市—社区—家庭”的综合管理与服务体系,塑造具有多样性、公共性、协同性的城市空间,让居民享受更安全、便捷、智能的智慧城市生活。

  五是释放“人文温度”。注重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和谐互动,将友好型城市理念融入其中,溯源新城镇历史,挖掘和运营潜在价值,构建向上的人文关怀力量,重构城市文脉、培育城市伦理,打造一个社会文明度高、邻里之间和谐共处的熟人社会。

  六是培育“自生能力”。在提供高品质居住功能的基础上,还要着力打造生产、服务和消费等复合功能,以承接转移和内生发展的方式打造产业创新高地,推动产城融合发展,让城市不再仅仅是钢筋水泥,而是有血有肉,具有独立自生能力,努力实现城市全周期的自生发展。

  七是保持“运营效率”。新设立了中建方程旗下第一家以城市运营管理为主业的专业公司,初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城市服务水平,践行中建方程投资开发和城市运营管理两条主线和谐共生的战略。

  八是提供“信用保障”。依托中国建筑的雄厚资金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利用政府的支持,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形成了以市场化为基础的良性资金链,切实做到政府不再举债,在全周期开发中实现资金平衡,并在城市开发建设中践行央企的社会责任,切实保障城市建设品质。

  第五部分:塘沽湾微城市未来发展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更快速、更全面的城市化阶段,新城具有无穷的创意与想象空间。目前,塘沽湾一期正在全面快速推进,预计2020年全面呈现城市面貌;投资约300亿元的塘沽湾二期项目也即将全面启动。

  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我们正在从事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我们正在书写新型城镇化的新篇章。未来,我们将积极对标国家“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积极植入先进的城市开发理念、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坚决建设好塘沽湾这座共生共享共治、生态宜居慢享的未来城市,在供给端全面对接新型城镇化需求,实现生活富裕、经济繁荣、治理有序。

  发展无止境,创新无极限,奋斗无终点。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能吃苦、能打硬仗的作风,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扎实工作,为中建更好地参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实现“1211”远景目标,为天津市和滨海新区的经济和民生发展,努力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津云”——北方网编辑尹辰辰)

  

下载前沿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