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工程教育培养应用服务型工程师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光明日报 编辑:李彤 2017-08-26 06:55:50

原标题:优化工程教育培养应用服务型工程师

  【教育研究】

  近年来,为了引领世界新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抢占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新形势和新变化向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转型升级提出了严峻挑战,也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和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中国工程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面对欧美等国“再工业化”加速发展与中低端制造向东南亚等国家转移的双重压力,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艰巨任务。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要有与之要求相匹配的人才,面对世界工业发展的急剧变化和新时期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中国工程教育能否主动应对?中国工程技术人才质量能否支撑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

  从规模来看,我国工程人才培养的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还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新要求。第一,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制造业发展的需求。制造业高端工程技术人才还存在较大缺口,特别是高层次、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第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结构还不能适应制造业发展的要求。工程教育中还存在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学科专业交叉复合不够等问题。

  第三,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体系还不足以应对制造业发展的新挑战。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还没有与全球工程创新同步发展,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建设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

  在制造强国战略背景下,优化我国工程教育需要建设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通过“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三个关键词,可以把握其内涵实质。

  首先,现代化是横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概念并具有集成性、发展性和全面性等内涵特征,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包含人的思想、行为各个领域的变化。现代化大学的实质是“培养现代化的人”或“使人转向现代化”,现代化大学的理念、制度、环境塑造都要围绕这一目标,并体现出不断变革、发展的特征。

  其次,工程应用型大学是面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以实施本科及以上层次工程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它以培养较强理论基础、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并服务于工程领域的高水平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人才培养定位具有四个特征:定“性质”在工程、定“面向”在行业、定“规格”在复合、定“特点”在应用。

  再次,特色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一所高校只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内涵是取“现代化大学”“工程应用型大学”“特色大学”三者的交集。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工程应用型人才,主要培养生产工程师和服务工程师,还培养一定数量的研发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和技术师。从人才培养的层次来看,这类学校主要培养本科层次人才,还有一定数量的硕士和少量的博士。

  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特色当鲜明

  以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使命,就要以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依托,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面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继承工科办学传统,主动对接上海先进产业,确立了“四个主动纳入”的办学理念:主动纳入到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战略之中,主动纳入到全球经济发展趋势、高新技术发展潮流和学科建设发展规律之中,主动纳入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之中,主动纳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之中,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这增强了学校推进办学模式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校紧紧抓住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机遇。

  这就要求这类院校依据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与行业“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更要求学校与行业、企业、事业等单位积极衔接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导向,形成科研创新和技术转移的“双轮”驱动体系。

  (作者:夏建国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

(责编:方萌萌(实习生)、熊旭)

下载前沿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