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用“共享理念”关注困难群体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北方网 作者:日报皇甫丽娜 编辑:袁野 2017-09-19 08:35:34

内容提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统一起来,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工作思路,民生建设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河东区坚持把关注困难群体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努力探索如何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过程,不断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过程,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和幸福的过程,用民心的温暖,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天津北方网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统一起来,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工作思路,民生建设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河东区坚持把关注困难群体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努力探索如何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过程,不断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过程,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和幸福的过程,用民心的温暖,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授之以渔”解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东区深入开展各类帮扶活动,倾力打造让企业“贴心”、让困难群体“暖心”、让创业者“知心”、让技能培训筑“匠心”的“四心服务”品牌。今年48岁的吴颖芬一直从事服务行业,去年因为身体原因辞去了超市理货员的工作在家休养,今年4月份孩子通过区人力社保局的相关网站看到了水牛城的招聘信息,实现了她的“再就业”梦想,“去年年底身体就恢复得差不多了,在家呆久了很不适应,但是家里人又怕我累着。这不孩子看到家门口新开业的水牛城招聘服务员,正好对我心思。扫描水牛城的专属二维码之后,招聘信息一目了然。”吴颖芬对自己新的运动用品导购工作非常满意。

  针对水牛城项目的招工需求,区人力社保局服务组以“服务转型”促“经济转型”,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精心打造企业人才用工优质“软环境”,创新思路,着力打造o2o招聘平台,为企业提供全覆盖的“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新模式。区、街、社区三级劳动保障服务平台持续为水牛城项目提供良好的招工服务,工作人员深入社区楼门栋户,张贴企业招工信息,发布企业招聘二维码,宣传就业扶持政策,实现从招聘到用人“一站式”服务。在服务企业的同时,让许多像吴颖芬一样的“4050”再就业困难群体实现了再就业梦想。

  2017年上半年,河东区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为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外来务工人员、失业人员等积极搭建招聘平台。一季度举办各类招聘会20场,进场企业500余家,提供岗位3500余个,1600余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同时,区人力社保局着力架起就业“连心桥”,让困难群体“暖心”。通过开展就业援助月、送政策进社区等系列活动,对就业困难人员定期走访、摸底调查,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将就业岗位、技能培训、资金补贴等政策送到困难人员家中,实现就业困难援助工作由事后介入转变为事前预警、科学预防和主动控制。截至今年7月份,认定各类就业困难人员3695人,其中零就业家庭1372人,全部得到妥善安置。

  “雪中送炭”为民生

  河东区“漂泊驿站”自2013年12月建立以来,已经救助安置流浪乞讨人员四百余人次,改变了河东区没有专门救助机构的局面。今年78岁的宋玉华当初在银行取款机房里被发现,从漂泊驿站成立的第一天就在此居住,4年来,他已经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节日期间,区民政局负责同志为驿站送去了冷冻鱼、肉、牛奶等食品,“能吃饱吃好穿暖有地方居住,这些漂泊的流浪人员就非常高兴了。节日前夕,我们为他们提供个性化帮扶,送来一些可口的食物,并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送去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区民政局工作人员顾萌说,“暂居此处后,相关部门会帮他们办理后续的社会保障手续,让社会温暖一直持续下去。”在这居住的刘辉说:“我今年六十多岁了,没有家人在身边。早年曾当过保安,在车场看过车。后来收入不济流落街头了。”被送往“漂泊驿站”前,刘辉居住在天津站后广场的露天场地,“难过时就喝喝酒,暖暖身子。”如今,刘辉的一日三餐,由专职护理人员照顾,“终于不用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了。”

  “漂泊驿站”是河东区关心关注困难群体全方位举措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河东区认真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建立区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搭建了跨部门救助平台;社会救助制度不断规范,形成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和主动发现报告等工作机制;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率先实现了所有低保、特困资金的社会化发放,仅2016年发放低保和特困金19000余万元。进一步加强低保动态管理,深入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整治工作,加大低保动态复核力度,实施“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不断完善临时救助工作制度,救助范围从低保户、特困户扩大到边缘群体。

  “特殊关照”送温情

  在区残联与聚福兴养老院共同合作建立的残疾人就业见习基地里,在这里见习的肢体残疾青年王希正在消防安全系统前仔细地观察着监控屏幕上养老院内的消防安全情况以及老人们的生活起居及活动情况。王希毕业于天津城市职业学院,由于腿部残疾造成行动不便,就业范围比较窄。毕业多年,自食其力的梦想几度遭遇挫折。正当他为找不到工作而苦恼的时候,区残联通知他参加残疾人免费见习培训,不仅给予生活补贴,培训后还有留在企业就业的机会,他的精神一下子振奋起来了。“非常感谢区残联能给我这次见习的机会,还有老师带着我们学习,能让我有机会接触社会,不再依靠家里养活,自食其力。我会好好努力工作,争取见习结束后能够被聘用。”王希开心地说。

  与王希一同参加见习的11名残疾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听力等方面残疾,大家对能够到见习基地参加培训非常珍惜,学习得都很认真。根据每位见习者的专业和特长,提供了现代养老系统、安全系统、呼叫系统等11个管理岗位,还配备了4名专业带教老师对他们进行指导。

  残疾人就业见习基地的建立进一步推进了“培训-见习-就业”模式的发展,残疾人通过就业见习,有助于尽快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残疾人实现就业开辟了新途径。与王希“命运相同”的高岬,早在三年前就通过区残联与中迅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开设的残疾人就业见习基地,熟练掌握相关技能,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五年来,河东区在全市率先完成了残疾人劳动就业机构规范化建设。在抓好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设置咨询服务、培训登记、求职登记等10个一站式服务窗口和低位服务台,配备了2台查询机和信息发布电子显示屏,还强化内部设施功能,建立了用工单位业务洽谈室、职业指导室、职业技能展示室、在全市率先创建了职业能力评估室等服务设施,为残疾人就业创造了良好环境。今年上半年,河东区举办了两场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组织协调包括20余家国企在内的150余家企业到场招聘,1000余名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庭到场应聘,现场就有360余名残疾人达成就业意向;同时还举办了残疾人中式面点和计算机中级2期职业技能培训班,培训残疾人59名,切实提高了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残疾人就业创造更多的有力条件,受到了残疾人好评。(“津云”—北方网编辑袁野)

下载前沿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