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的探索实践·创新篇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周咏南 毛传来 方力 编辑:包天墅 2017-10-06 11:01:40

内容提要:浙江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萌发地。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先后提出了“八八战略”总方略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等科学论断,作出了建设平安浙江、法治浙江、文化大省、生态省以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重要部署。

  “小事”着眼制订“大制度”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习近平正是从这样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入手,身体力行地告诉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当表率、“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并通过“小事”着眼,制订“大制度”。就这样,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倡导建立的“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政策文件”“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实施意见”“领导干部下访”等一系列制度创新,激浊扬清,影响、重构了浙江的政治生态。

  2005年浙江省委的“十项规定”第一条提出,坚持基层联系点制度,每位省委常委都要确定基层联系点,每年到联系点和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解决基层和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中央八项规定第一条同样开宗明义提出“要改进调查研究”。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调研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一直坚持的优良工作作风和工作习惯。习近平在2003年初就主导制定了浙江省委《关于推进调查研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意见》,对加强调研作出了硬性规定:“省级和市县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分别要有两个月和3个月时间下基层调研,主要领导干部要自己动手写一至两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领导干部要在基层建立联系点,省级领导干部每年至少到联系点两次,市县领导干部要与基层点保持经常联系。”

  习近平是制度规矩的坚定执行者。从踏上浙江大地那一刻起,习近平每年至少用三分之一以上时间深入基层和部门调查研究。“群众在党员干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党员干部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这是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与基层群众鱼水情深的生动写照。下基层调研,习近平必定会进村入户,走企业下工地,跟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聊天,与一线工人农民心贴心交流,实实在在地了解民情,倾听民声。

  调研中,习近平特别重视群众工作,真心倾听基层同志的意见。他经常和身边的干部讲,不要小看座谈会,对村干部和村民来说,可不是小事,一定要让他们在会上都有发言的机会。“如果参加了座谈会却没发言,回去后,大家问了,省委书记来开会你讲了什么?他怎么说呢?所以我们宁愿自己休息时间少一点,也要多听他们讲,向他们请教基层情况。越是基层来的,越是要让他们讲。”因此,习近平在基层调研时开的座谈会,往往是中午开到12时多,晚上开到7时多。会上,习近平总是要让基层群众个个发言,而且频繁地和他们互动交流。

  2006年元旦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习近平来到海盐县通元镇雪水港村召开座谈会,调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上,他看到基层干部很紧张,就对一位村支书诙谐地说:“当村支书你在村里是‘一把手’,家里是几把手啊?”看到省委书记这样和蔼,气氛顿时放松,话题由此打开,基层真情民意也自然而然地尽在掌握之中。

  下乡调研点多,习近平看得又仔细,经常误了吃饭时间,这时,地方上的同志往往提出来,最后一个地方不要去了。习近平都会拒绝,还告诫大家:这样是不行的。人家听说省委书记要去,老百姓翘首以盼,我们说不去就不去,老百姓不是要骂娘吗?于是,大家都饿着肚子继续跑。这种为工作没日没夜、寝不安席、食不知味的状态,对习近平来说是常事,下乡调研常常都是利用晚上时间赶路。他还在车上和大家开玩笑说:“我们都是‘游击队’,趁着夜色急行军。”

  作为沿海地区,浙江台风多发。习近平不但未雨绸缪地抓好防汛防台机制建设,还亲自到台风一线指挥、督察防台和灾后重建工作。难忘2005年7月下旬,台风袭击浙江,习近平亲自带队赶赴重灾区温州慰问受灾群众,在风雨中艰难跋涉,衣服裤子都淋湿了。在苍南观美镇,晚上7时多,习近平还一户户看望灾民,检查避灾点,亲自到食堂查看灾民吃得怎样。因为后续行程去平阳,路上还要一个小时,陪同的温州市负责人建议,先回市里吃饭,明天上午再去平阳,习近平严肃地说:怎么只想到自己回去吃饭,灾民有没有吃,有没有安顿好,我们不去看一下能放心吗?习近平坚持赶到平阳,慰问了许多灾民和种粮大户,接着又到瑞安查看电网抢修现场,回到市区已经过了晚上10时。习近平和大家一起匆匆吃了点自助餐,就召开抗台救灾情况汇报会,开完会已过半夜12时,第二天一早,又赶回杭州召开省委全委会。

  习近平亲自倡导的领导下访接待群众制度更让浙江干部深受教育。不要等老百姓自己“找上来”,党员干部要主动先“跑下去”。有一年,习近平带队去江山考察,路经江郎山下,大老远看到一名妇女坐在路边。他走过时,这名妇女突然站起来,当场拿出一纸告状信。当地领导很紧张。习近平从容地接过一看,是反映土地征用问题的。他交代地方领导要好好了解,尽可能依法依规给予解决。他还当场指出,既要发展,又要维护好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我们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老百姓生活得更好”。2005年6月,习近平到武义县后陈村调研,一下车就有位老人上访,当场递送材料。习近平接下材料,亲切地对老人说:“这个我带回去看,一定会给你答复,现在先忙工作,你看这样行不行?”老人很感动,当场要下跪。习近平赶紧扶起老人说:“千万别,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老人离开后,地方上的干部很紧张,害怕挨批评。习近平说:“不要紧张,这些情况,其他地方也有的,我当县委书记时也碰到过,没关系。有上访,要实事求是了解,能解决的,就要解决;即使不能解决的,也要向老百姓解释清楚。如果该解决的不解决,这就有‘关系’了。”

  这样以真心换真情的故事,还有很多。

  为亲身感受嘉兴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带来的变化,2004年3月23日,习近平坐上嘉兴的城乡公交车,“微服私访”。当天的驾驶员沈水根如今回忆起那段往事,依然十分激动。他回忆道,习近平这位“特殊的乘客”从101路公交车始发站嘉兴市火车站上车,至凤桥三星村公交站下车,并现场考察了101路三星村站点公交线路牌。当乘客反映余新镇与乍嘉苏高速公路接口处人来车往,希望安装交通红绿灯时,习近平当即要求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方便群众。

  习近平有一个重要观点,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他强调,干部要跟着群众跳火坑。“我们的政策再好,如果不被群众理解,也难以贯彻执行。如果群众不听,你就先跟着群众走;群众跳火坑,你也跟着跳下去。群众觉悟了,从火坑里爬出来,最终还是要跟你走。群众跳,你不跳,干群关系就疏远了。你一起跳,感情上拉近了,工作就好做了。”

  不但“身入”,更重要的是“心入”。习近平对基层干部群众深沉的爱,在他的深邃思考里,在他的举手投足间,也在一个个让百姓真真切切得实惠的“红头文件”里。

  科技创新“生命力”

  建设绿色浙江、数字浙江、信用浙江,不但要靠体制创新,更要靠科技创新,通过狠抓“第一生产力”来落实“第一要务”。

  ——习近平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加强科技创新,尤其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一再强调的。

  2006年3月,习近平主持召开浙江省自主创新大会,在全国率先作出了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省份的战略部署。当时在国内外引起不小轰动。会上,习近平指出,当前,我省进入了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时期,但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在发展中仍是短腿,是瓶颈,是薄弱环节。同时,习近平还提出要组织实施“八大科技创新”工程,突出抓好具有基础优势、代表发展方向、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产业和技术领域,努力实现重点突破和跨越发展。

  “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2003年4月28日,习近平考察国家海洋二所、省农科院、杭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管理中心等单位。他一边认真看,一边仔细询问,并与科技人员面对面进行交流,还听取了省科技厅、省科委等工作汇报。

  习近平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年来,我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出现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各国综合国力竞争和区域间的实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地区间、省市间的合作与竞争在更高层次上、更大范围内展开。

  “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科学技术切实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推进我省的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习近平在座谈时谆谆教导大家。

  紧接着,习近平到全省各地的一些科研院校和高新技术企业作了广泛而又深入的调研。

  “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习近平曾在各个场合多次提及。

  “习总书记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作出了许多重要决策。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将他在浙江工作期间的科技创新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好。”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深有感触地说,浙江从一个资源小省一跃成为科技创新大省,科技创新始终有一股强大的“第一动力”。目前,浙江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5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第3位,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居全国第4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6%。这强大的“第一动力”,来自习近平科技创新的重要思想。

  在浙江这片热土,一项项科技创新的成果从纸上落地,既成就了科研人员,也推动了浙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以及创新驱动战略的强力推进。

  2002年,习近平到任浙江不久就参加了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开启活动,表现出对这一在全国首开先河、用网络促进经济与科技结合的新生事物的由衷赞赏和大力支持。正是在他的重视和推动下,浙江在全国率先建成了网上技术市场。

  如今,浙江网上技术市场经过10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技术淘宝网”,形成由1个省级中心、11个市级市场、94个县级分市场和高新园区分市场、29个专业市场组成的省市县一体化信息发布平台。2014年底,浙江还建立了集“展示、交易、交流、合作、共享”五位一体的省级实体科技大市场;2016年8月,建立了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同时,浙江各市县建立了51个特色实体科技大市场,实现了技术成果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交易服务模式。

  2017年9月6日,浙江科技创新再出“大手笔”,由省政府、浙江大学、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出资打造,以网络信息、人工智能为研究方向的之江实验室,在杭州人工智能小镇挂牌成立。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表示,要将之江实验室打造成为汇聚全球科研人才的开放型创新基地,跨学科集成的平台型创新基地,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于一体的枢纽型创新基地。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原标题:挺立潮头开新天

下载前沿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