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酒桌频频夺命”的背后:被污染的校园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北方网综合 作者: 编辑:邓坤伟 2017-12-13 06:53:00

内容提要:聚餐不是培养人际关系的唯一途径,要知道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而言,把社交仅仅赋予吃吃喝喝的属性,是不公平的。推杯换盏的外衣之下,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畸形化,幼稚模仿社会不良风气的行为凸显当今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缺失。

  天津北方网讯:今年6月3日,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一名学生在毕业酒会上因饮酒过量导致严重酒精中毒,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2月8日,江西理工大学纪委发布关于此事的核查通报,多名老师和领导因领导或教育、监管失职被处分、诫勉谈话。随着核查通报的发布,事件就此告一段落,然而对于死去的大学生的家庭而言,事件造成的伤害却是难以治愈的。

  大学酒桌酿成的悲剧并不是孤立事件。今年年中,广东某985高校大一学生王耀栋在鼓掌加油声中喝下6杯特调鸡尾酒之后重重摔倒在地,再也没有醒来。今年年初,江苏某高校一硕士研究生史国平在参加完导师组织的聚餐后倒在宿舍,送医后抢救无效死亡。除此之外,因喝酒造成间接死亡的事件则更是多不胜数。

  网友观点:

  @轻度中二:大学生减少无效社交真的很有必要。

  @suxke:班里这种酒局聚会我每回都不去但是就算不去班费也得照常交。

  @子无:我那时进学生会的部门,第一顿饭还去海边租了小别墅,一个部门的人都去。

  @kakuraku :算了算,大学四年也是执着地避开了所有聚会。

  @在水一方:大学,本该是对文化糟粕最具有批判精神和最强烈抵制的地方。

  “夺命酒桌”的背后:被污染的大学校园

  2016年,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曾经随机向460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29.31%的受访者聚会频率达到每周两次以上,其中本科低年级占63.52%。所有受访者中,38.08%的大学生在聚会社交方面的开销占生活费的比例超过30%。大学聚餐已成为许多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喝酒的理由也是包罗万象:班级聚会、学生会迎新、社团庆功、向心仪的同学逞能……但无论如何,曾经身处其中的人一定会记得一句经常在大学酒桌上出现的话语:不会喝酒以后怎么混?

  一句“不会喝酒以后怎么混”浓缩了大学的“酒桌文化”,其中的“混”字是关键字。有媒体曾披露大学生聚餐社交中社联主席之类的“领导”深受饭局之“累”,据说“1个月20多个饭局”,推杯换盏成了“工作需要”,大学生们敬酒时要牢记“杯沿不能超过主席们的杯沿”等等。每当想到那些外表仍然青涩的大学生们自然或不自然地摆出“社会人士”的派头,笔者不禁感到悲哀,因为在媒体一直批判大学教育与现实脱节的时候,“应酬文化”、“官僚习气”等社会烟尘却早早污染了大学校园。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郝大江表示,社会上的应酬参与者大多都是被动的,而现在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种主动地想去吃饭、喝酒的现象,实际上是受到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例如官场气氛,就被错误地纳入学习和消费。

  短评:大学生需要正常、正确的社交

  笔者认为,大学生当然需要社交,也确实需要加强社交,正常的同学间聚餐吃饭无可厚非,但是我们需要搞清楚大学生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社交。聚餐不是培养人际关系的唯一途径,要知道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而言,把社交仅仅赋予吃吃喝喝的属性,是不公平的。推杯换盏的外衣之下,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畸形化,幼稚模仿社会不良风气的行为凸显当今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缺失。大学生需要正常、正确的社交方式,学校应该加强引导的同时,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抵制不良风气,毕竟大学生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已经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津云”新闻编辑邓坤伟)

  延伸阅读:需警惕饮酒低龄化

  饮酒不但已经在大学校园普及,还出现低龄化的现象。根据一项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济南、成都以及哈尔滨等6个城市267所初中、高中的调查,30605名12岁至20岁中学生中12岁以上中学生的曾饮酒率高达51%;在曾饮酒的学生中,10岁以前开始饮酒的人占28%;约62%的人经常在朋友聚会时喝酒,53%经常在家人团聚时喝酒;有11%的中学生饮酒后曾经感觉不适、生病或出现打架、逃学等行为。对此我们必须有所警惕。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